首页 > 范文大全 >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几点做法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几点做法

2024-07-31 阅读 4054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几点做法

吉林省镇赉县第一中学鹿永梅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我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有些年头了,在教学中我边实践边探索,不断总结适合学生认知并能促进他们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一下我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做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我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有些年头了,在教学中我边实践边探索,不断总结适合学生认知并能促进他们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一下我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一、我对信息素养的理解

目前普遍认为:信息素养应该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伦理三方面。

信息意识是指个人具有信息需求的意念,对信息价值有敏感性,有寻求信息的兴趣,具有利用信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愿望。

信息技能是指能够有效地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使用信息工具的能力,检索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工提炼信息的能力,整合创建信息的能力,交流传播信息的能力等。

信息伦理是指个人在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情操,能够合法、合情、合理地利用信息解决个人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使信息产生合理的价值。

我在教学实践中,把信息素养分解为两个部分: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道德素养。

信息技术素养是指从技术角度上培养学生高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表达信息的信息技能,信息道德素养是指在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情操,能够合法、合情、合理地利用信息,使信息产生合理的价值,同时能负责任地使用网络。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信息道德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前提必须是学生具有很好的道德素养。否则掌握再多的信息技能也是没有意义。正如学生到学校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前提是首先必须学会做人。所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两者必须同时进行。

篇2: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信息优势来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

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信息优势来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摘要】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信息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重要指标。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是人的必备素质。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必须从小对学生树立良好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鉴别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新时期信息技术信息素养

在我国,教育部对信息素养及其培养是这样描述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简单地说,信息素养是人们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利用等能力,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信息、在何处获取信息和如何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科教兴国、增强综合国力的客观需要。信息技术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技术以及他们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探究性和发现式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肥沃的土壤。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开放式环境,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有目标分步骤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低年段以激活动机,引发兴趣为手段,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

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要求,小学三年级以上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针对这种情况,在遵守低幼儿童认知规律和其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一二年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以激活动机,引发兴趣不手段,引导学生树立信息意识,认识信息的重要性,为日后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孩子最感兴趣的信息依次为:电视节目(主要是少儿节目、动画片)、计算机(互联网)、人(家长、老师、同学)、书本(各种儿童报刊)、交谈、电影、海报、其他音像资料。学生对信息搜索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喜欢“音像”信息,即以听、看为主,二是越是形式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资料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致,如图片、动画等。我们充分利用课内与课外,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推荐节目、书籍、报刊等方式,将要学生了解的信息转化为有奖问答等形式的小活动,帮助他们不断养成获取信息的兴趣。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深受启迪,潜移默化地接受各种信息。

例如在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比尾巴》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几种动物的尾巴,并从自己关注的不同方面提出问题。老师针对这些问题,教给他们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探究的方法,使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品尝到搜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乐趣。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学习欲望、学习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表现出来的的搜集信息的途径也多种多样,在同学们激烈交流研讨中,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不同的动物尾巴会不同呢?还有什么样的尾巴形状?等等,问题是学习的基础,收集资料为学生的发散思维打下了基础,油然而生的提问,急切自愿的解答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搜集信息的意识。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们在接受教师有目的的信息渗透教育后,不仅信息意识增强,而且在学习新知识时对收集信息需求较强,能积极充分地利用周围效的信息资源、途径启动各种信息载体为学习新知识而收集有关资料。学生逐步建立了认识信息价值、捕捉有用信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信息意识。

二、高年段以注重实践,合作交流为手段,培养学生获取和应用信息能力

进入四年级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了解一定的信息知识,在此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为主。

篇3:快速提高中小学生信息素养

怎样快速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摘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现在我们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但信息素养概念过于宽泛,难于把握,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读。通过对信息素养的内涵分析,找出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提升中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简要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信息素养;问题;对策;课程整合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学校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但什么是信息素养呢?

(一)信息素养的定义内涵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与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时利用信息的技术与技能”,后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1987年,库叟将图书情报技能和计算机技能包括在信息素养的定义:“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因此包含了:确认所需信息、寻获信息、评估信息、应用信息。

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LA&AECT)在其出版的《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一书中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这一标准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进行了表述,进一步明确和丰富了信息素养在技能、态度、品德等方面的要求。

新课程中对信息素养的描述:“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二)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素养的培养还在知识与技能层面,而意识、情感层面还没有深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只重视了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学习,由于课时少,学习时间短,所以很难达到比较熟练应用的程度,更难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意识、情感层面的培养。大部分学生也只是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了解还不深,没有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

二、信息素养培养的主体不明确。在其它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还停留在辅助教学工具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仅是课堂演示,将黑板电子化,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没有根本性的转变,还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没有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认知工具,课程整合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困难。

三、缺少信息素养高且教学经验丰富的复合型教师。教师是将信息素养培养落实到教育教学环节的关健,但目前信息素养高且教学经验丰富的复合型教师非常少。主要原因是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往往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而忽视了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学习。这样的培训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和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而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虽然信息素养较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较强,但他们教学经验不丰富,教育理论的实践还不深入,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

四、在教学评价上,用应试教育的模式对待新课程改革,很难体现学生的信息素养。目前,信息技术还不是中考、高考考试科目,其它学科的考试中也没信息技术的内容,所以,学校领导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将教育技术专业教师仅作为电教工作人员,没有发挥其教育技术能力;将信息技术教师作为网络管理员、电脑修理员,没有将其纳入到新课程改革和课程整合的角色中去。

(三)信息素养培养的主要对策

一、在新课程“三维目标”中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因此要以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来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除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当然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仍是很重要的,是形成信息素养的前提与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