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信息化与教育变革所遇到挑战及相应对策

信息化与教育变革所遇到挑战及相应对策

2024-07-31 阅读 6619

浅谈信息化与教育变革所遇到的挑战及相应的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也由此步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其势必会对我国教育产生影响,继而引发教育领域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信息化与教育变革之间的话题也成为一个热门的焦点,越来越多地被学者、教育教学工作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等讨论、研究。探索信息化下教育变革的道路,必将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带来无限生机。本文从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影响着手,深入分析了面对信息化下的教育变革所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了及时采取的几点应对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变革;挑战;对策;

当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迎面袭来时,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等方面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为适应及有效利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我国教育必将迎来深刻的变革,而这决不简单表现为教学中使用计算机网络这么简单。因此,我们既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又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迎接这一挑战。

一、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Superhighway)的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

值得指出的是,“信息化”这一概念基本上是东方语言思维的产物,我们是在Internet上进行信息搜索时发现这一现象的。西方国家的文献中极少使用“信息化”之类的说法,而在许多东方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则大量使用“信息化”的概念,并且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英译法:Informatization,Informationalization,Informationization.笔者最近通过AltaVisa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得到4893个含有这三个名词的项目(网页),其中含Informatization的项目占90%,含Informationalization的项目约占6.5%,含Informationization的项目约占3.5%,可见Informatization是比较受国际公认的“信息化”译名。但是,“信息化”并不是西方人公认的概念。笔者曾经就“信息化”的这三种译法请教过多名英国教授,但都不被认可。与信息化教育相对应的译法应该是IT-BasedEducation,但在西方的文献中也不普遍。西方人似乎不喜欢像“教育信息化”或“信息化教育”之类高度概括的概念,他们用了许多不同的名称,例如ITineducation(教育中的信息技术),e-Education(电子化教育),Network-BasedEducation(基于网络的教育),OnlineEducation(在线教育),CyberEducation(“赛波”教育),VirtualEducation(虚拟教育)等。笔者认为ITineducation语义范围与教育信息化相近,e-Education与信息化教育的意义相近,而其它4个名词主要与网络化教育相关,代表着当今信息化教育实践的主流。

二、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是什么?我们可以分别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加以考察。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

数字化:从广义上讲,信息技术古而有之,但我们现在所说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化技术。数字化使得教育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

多媒化: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真实现象虚拟化。

网络化:当今的数字化信息网络做到了“天网”如(数字卫星通讯系统、移动数字通讯系统)和“地网”(目前以因特网为主)合一。网络化的优点是资源共享、时空不限、多向互动和便于合作。

智能化:人工智能将成为信息化教学系统的核心技术,智能化将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

篇2:互联网时代下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

摘要:网络时代下会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伴随我国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电子商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当然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全面分析了当前会计信息化教育现状及问题,并且指出了“全程电子商务”是依据现代管理模式和最新信息技术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变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最后重申作者的观点与建议。

关键字: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金算盘全程电子商务”实训平台;观点与建议。

一、会计信息化教育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回顾上世纪最后的20年,人类真正进入全球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社会。IT已经成为科技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制高点,如今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且给实务工作环境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大部分的手工操作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从而使会计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处理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上,由此完成了会计管理工作的重心由财务会计转向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并重的发展阶段。目前在我国,IT应用于日常的会计工作中被称之为“会计电算化”,这项业务驱动的会计程序已经代替了传统的以会计账簿为核心的会计核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环节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此外记账凭证和账簿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地位也逐渐弱化,与业务有关的记账凭证由计算机系统根据事先设定的会计规则和业务数据实时自动产生,会计人员只需编制少数涉及包括资金、转账和评估判定的记账凭证等,主要的任务是使用财务信息系统提供的各方面信息资料,指导本岗位工作,为领导提供正确、实时的决策数据。

自1981年第一次提出“会计电算化”概念以来,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会计电算化本身经历了不断的自我完善的历程,并且在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软件开发和实施与管理等各项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会计电算化教育作为会计电算化事业的重要部分,为推动会计电算化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我国最初的会计电算化高等教育始建于1984年,经过20多年的会计教育的发展,无论在人才培养,教育理论和教学设施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并且形成了多元化的会计电算化教育体系。

尽管电算化教育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功,随之而来它也同样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譬如,传统会计电算化应用的覆盖范围太小,会计电算化依靠使用计算机技术,即会计数据的计算机化。它的处理对象仅仅是单一的会计数据,其处理的范围仅限于会计部门内部等。特别是经过新世纪近十年的发展变革,市场经济模式日臻完善,我们以上世纪末改制后的某县域及以上层面原预算内工商企业及大量涌入的外资企业为例,目前70%单位基本实现了从初级(部门级)核算、到基于供应链先导的以财务为核心的中级(企业级)应用,“计划、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的“中级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已得到了详实的验证;从20**年初开始,据对青岛某县级市调查,新重组的建设集团(一般为一级或特级建设资质)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也从2000年开始的初级电算化,向中级电算化迈进。建设集团自营项目建筑成本信息采集,已经通过引入TPN等数据安全传输技术、引入电信运行商的光纤传输技术,将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软件直接安装到项目建筑工地,实时在线传输各种建筑成本数据。包括:工程物资采购入库业务管理、工程物资按不同归集对象领用出库管理、自营项目工地之间物资调拨管理、施工费用统计管理、机械台班费用统计管理、按工程量计算的劳务费用统计、按工作日计算清零工费用统计、建设集团管理费用在不同项目之间公摊、工程物资定期盘点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下脚废料的销售出库等等全部在项目工地现场完成,主要角色是通过设置“工地会计”岗位承担完成,这是我们自20**年春至今尝试完成的面向建筑集团层面中级信息化应用项目。但是,目前山东省内尚有一些财经院校会计电算化教育仍处在初级核算教育阶段,没有按行业分设的管理信息化教育的培养方案,学生毕业仍颁发“初级电算化”上岗证书,严重滞后于工商企事业单位对管理信息化人才的迫切需要,特别表现在教学实践方面。

同时,随着企业管理前沿问题

篇3:创新与变革: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焦点

创新与变革: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

摘要: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及所面临的挑战,提出教育信息化已经步入以应用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应用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为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变革,在过去近20年的信息化建设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学与教的方式改变甚微。本文认为创新和变革应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从创新的视角需要考察实践者的创新采纳问题与系统内的创新扩散规律;从变革的视角需要考察机构变革与教育大系统变革的成因及其规律。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创新与变革的前提是建立研究者、决策者与广大实践者的有效沟通机制。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知识扩散创新采纳组织变革教育变革

我们正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赋予了教育在新世纪更为崇高的使命,把教育当作“社会发展的平衡器、稳定器”也赋予了教育更为深远的时代责任。为此,中国的教育正努力寻求在投入、均衡发展、结构模式改进和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

本文综合分析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的成绩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借用创新扩散理论与教育变革理论的研究成果,分析得出创新和变革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的研究结论。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形成,数字资源亦初具规模,应用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技术标准与关键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⒈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环境的基本形成为广大的学生、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信息化设备、接入因特网提供了条件。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CEB-sat)覆盖全国、互联互通,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年,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主干网建成开通,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整合各种资源,建设服务于教育科研的大平台,得到了初步应用。1600多所高校、3万多所中小学、5600多所中职学校建成不同程度的校园网。仅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20个中西部分省份的顺利开展就为8万所农村中小学建成了光盘播放点,近5万个卫星教学收视点和7000多个或计算机教室。

⒉数字资源建设初具规模

初具规模的数字资源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的成果,也是推动教育信息化持续深入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育部先后实施“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和“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开发了一批基础性、示范性网络课程、案例库、试题库、课程平台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已建成1.8万门网络课程,并有部分试点高校实行了校内外资源共享和学分互认。根据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年教育部组织了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教材资源遴选、展示活动,共遴选优秀网络课程、资源库、多媒体课件、卫星电视教材、文本教材和光盘等200多套。**年,教育部提出的免费向农村中小学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计划得到顺利实施,向社会征集、遴选、审核了34家出版单位选送的1116个条目、5272盘片的教学光盘,并成立了负责基础教育资源建设规划与协调,需求信息收集与发布,以及资源征集、引进、开发和整合等工作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中心。

⒊应用范围逐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