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营造能体现科学本质课堂小学科学课教学体会

营造能体现科学本质课堂小学科学课教学体会

2024-07-31 阅读 3773

营造能体现科学本质的课堂小学科学课教学体会

达尔文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辞海》说:“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对科学的定义,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但大意都是一致的:发现未知的事实,经过严密逻辑论证,概括出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关键词:事实、规律。科学的本质如此,那么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也应该让课堂体现出“科学味”。

科学课,要有实证意识。科学求真,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所以科学课上,要关注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什么是实证呢?实证,就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证据以及作出的解释、结论都要以事实为依据,是真实的,经得起反复论证的,让孩子树立以事实为依据的意识,也就是实证意识。

《导体和绝缘体》一课,实证的意识其实是贯穿全篇的,比如:讨论生活中一些行为是否有用电安全隐患,摒弃了教材上的卡通图片,转而提供实景的照片:衣服晾电线上、电线密集区放风筝等,而且还链接了一个新闻网页,报道少年电线下垂钓触电身亡的案例。这些实景图片昭示了这些行为的真实性,使课堂的讨论更有现实意义,更有警示作用。

再比如本节课中材料的设置,也在为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营造氛围。铁尺故意准备了不同的类型:5把无油漆涂层的,2把有油漆图层,其中一把是全新的、油漆涂层完全覆盖的,另一把是用旧的,油漆涂层有剥落的。这样的设置在课上制造了小小的*x:实验前大家都预测铁尺能导电,大部分小组检测结果也都印证了这一点,有一个小组检测结果“异常”了,男孩带着不确定的口吻向大家汇报:我们的铁尺不导电。这应该也是需要小小的勇气的:是不是我们实验没有做对呢?要不要站起来说?如果到后来发现是我们实验错误,那不是很丢脸吗……我想,能够大胆说出不同声音的同学,这首先就是值得肯定的,是要鼓励的,如实汇报和记录实验中的现象和数据,这就是实证。这个矛盾呈现上来之后,孩子们进行了思考:为什么它不导电呢?“它不是铁的!”有可能吧,检测是不是铁只要用磁铁。我在课前特意准备了磁铁,口说无凭,用磁铁现场实验,尺子能被它吸引,看来是铁的。“它外面有油漆”,油漆会导致铁尺不导电吗?怎么证明?在铁尺已经剥落掉油漆的部位检测一下,灯果然亮了,终于找到原因了,是油漆制造了迷局。回顾整个过程,从聚焦异常现象到分析原因到证实想法,一切都以事实为依据,用事实来说话,这就是实证。对于这几位同学来说,勇于提出一个不同于大伙的做法或想法,并因此而让大家认识到一种新的绝缘材料,这种认识上或者说是知识上的收获,也能看成是对学生实事求是精神的褒奖,他们的内心,也一定会因刚才的表现而自豪。

启蒙教育,卡通图片,达尔文,关键词,绝缘体

篇2:与白板共舞谈电子白板在科学课堂中应用

与白板共“舞”谈电子白板在科学课堂中应用

摘要: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为“生本”理念下的师生互动搭建了有利的平台。并以其独特的优越性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科学,突破难点,提升思维,给学生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全新感觉。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学习目标等诸多因素,合理的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使教师“教”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电子白板在科学课堂中应用的有效技能两步曲,即:一、充分发挥其优势;二、走出误区。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舞”出科学课堂的精彩与魅力。

关键词:科学课堂;电子白板;优势;误区

一、发挥电子白板辅助科学教学的优势

(一)兴趣的滋生点,难点的催化剂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强调:“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兴趣。”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把注意力密集在孩子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上。而巧妙的应用电子白板,则可解决这一难题,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演绎精彩课堂。

交互式电子白板进入科学课堂,为我们带来了新鲜的学习气息,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以及多变的图像,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促使他们发挥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作为科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融入到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去,使原本抽象的科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的单元备课过程中,笔者将中国地形图、世界地形图、火山、地震及各类图片、视频等资源直接嵌入到资源库中,在需要使用时调出播放即可。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和讲解,这样不仅直观性强,学生理解得也非常深刻透彻。教师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中巧妙地选用多媒体电子白板课件,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影视图像实现难点的突破,使学生轻松建立知识概念,激发了学生兴趣、提就了学习效率。

利用电子白板教学与传统的板图相比,教师节约了画图的时间;与挂图相比,教师不但可以直接对着图片指读,还可以描画;与PPT中的图片相比,教师可以直接面对学生,而不是面对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并且还可以将多幅图片进行叠加讲解,使知识更加清晰、直观地呈现。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拍照、缩略图功能,以及刷新等功能来诠释教学中的难点,远比教师在画面上反复演示、讲解的效果好。

(二)学习的资源库,智力的发展区

教学中,除了电子白板给教学带来的优势外,我们还必须注重电子白板的其它作用,要利用其广阔,丰富的资源库,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俗话说“只有学生的思想才最能被学生所接受。”这种深层次的智慧不是通过教师,而是通过学生自我之间的交流进行传递,是一种原生态的传递,是最能被学生所接受的,也是最有效的。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教师完全围绕着课件讲课,学生大部分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很难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电子白板则整合了多媒体操作台与黑板的优势,为师生信息交流和情感交互搭建了便捷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教师可以灵活地把自己上课需要用到各种教学资源保存到交互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不需要按顺序把他们都组织好,教师根据课堂上的学情来随机调用,根据学生的应答结果通过书写、拖拽等方式即时呈现相应内容,使各种活动之间的切换更加流畅,不需要受课件程序的牵制,更有利于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例如,在学习《为什么一年有四季》的教学中,四季成因及太阳直射点是本课的重难点。通常的做法是教师与学生用地球仪模拟或对着示意图进行讲解,但有的学生可能还没有想明白看明白,教学活动就已经结束。而利用电子白板,教师首先讲解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地球地轴倾斜角度不变的特点和阳光在地球上的直射点直接呈现给学生。边讲解,边演示和图标出相应位置,让学生自己判断。通过对比、讨论、演示大大加强了所有学生的参与性,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缺少了直观演示,学生的理解就如同空中楼阁。……学生说到哪里,白板就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学生的所思所想。整个回忆过程简约,高效,学生情绪高涨,思维被激起,思路被拓宽。可见在电子白板的帮助下,我们真正实现了“转译”功能,即将学生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图形、符号;实现了“对话”功能,即让教材、素材成为学生对话、操作的对象。

篇3: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实例中我们发现:“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流程设计,形成了鲜明的结果对比”。有效性教学要关注的是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学习”,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小学科学课堂必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三维目标。促使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在三维目标上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指标。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成为教学设计的有用资源。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着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背景,我们可以建立起“生活科学”的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框架,大胆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产生“情境效应”,它能有效地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从被动学进入主动学状态,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地震》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课件打出字幕:新华网北京5月12日电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7.6级地震。接下来播放灾后损失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由于对这场大地震学生们非常熟悉,就使得学生在惊心动魄的事实和触目惊心的损失数据中深深地感受到研究地震现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会很自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去。这样,使我们的科学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用鲜活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概念,使学生实实在在感到科学知识有用,体会科学知识就在身边,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过程中。

(二)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促进有效探究

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与材料亲密接触,是科学活动中重要的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蕴涵着典型的科学概念的材料,会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带给不同起点水平的学生不同层次的体验和经历。

在“观察水”的教学中,每组一套学生实验材料:牛奶(或有色饮料)、白醋、糖水、水装在烧杯里,准备几根筷子用于品尝。在教学中,如果选择替代实验材料一定要考虑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材料不当、分发材料的时机不当等都会造成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困难,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师的有效指导,及时反馈和评价也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肢体语言,及时了解学生理解科学概念的程度和学习的状态,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行为:激励性评价、调节语气、讲话的频率及需要重复或细讲等,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引到课堂教学上来。教师如果能及时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巧妙的进行激励性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的沟通,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我们还可以通过提问、分组讨论等形式从学生的表述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获得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方法、思维途径及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在实验课上可以问学生实验要控制哪些因素?实验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以及在分析实验数据、获取结论的过程中,当学生不能围绕研究问题展开时,当学生在交流中词不达意时,特别需要教师及时的有效指导。

(四)通过及时复习,促使学生巩固科学概念。

在上新课前,适当的对上几节课的科学概念进行复习;在课的结束阶段,利用多种形式对本节课或单元的科学概念进行练习。练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信息反馈的过程,教师可以从学生做练习的准确性和速度的快慢程度来全面获取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和掌握科学概念的情况,而后根据反馈得到的信息给予恰当的弥补和点拨,以便使学生对科学概念有一个再学习、再理解吸收的过程。适时、适度的练习能够有效地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教学过程是一个鲜活的动态过程。所谓“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在,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地发展。只要我们教师肯动脑筋,那么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还会有很多,这也正是我们科学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