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新课程改革下教学模式尝试

新课程改革下教学模式尝试

2024-07-31 阅读 3106

新课程改革下教学模式的尝试

丹巴县城区第一小学校李娜

新课程改革要求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转变与更新教育观念,改进传统的教学行为,增强课程改革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能跟上新课程理念的思想,同时为了让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能与老师一起完成多种教育活动,做到全体参与和全程参与,我在教学中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了尝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领导者,或者说是引路人。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老师为他们创设自主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这样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如:在教学《难忘的启蒙》这堂公开课时,我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发现学生都非常的紧张,如果按原计划进入课题,效果一定不会很好。于是,我急中生智,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昨天,有一位同学来向我请教补充一个作文题目《难忘的----》,我告诉他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班的同学最拿手了,我让他们帮你补充。所以,今天在上新课之前请大家先帮他补充一下,好吗?”一下子,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紧张的气氛没有了。他们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其中,有一位同学补充的是“难忘的童年生活”,我由此来引出了新课:对!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是难忘的,而童年时的启蒙老师更是让大家难以忘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难忘的启蒙》就是与童年生活、与启蒙老师有关的。出示课题后,提出问题“启蒙”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理解,然后再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之前,提出第二个问题:作者的启蒙老师给他的一生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请大家自读课文、自主学习弄懂:课文回忆了启蒙老师的哪几件事?其中,哪件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哪件事你最不容易理解?

在让学生自主学习时,要求学生的学习一定要有质量。这样,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才不至于因无话可说而保持沉默,而老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时,对差生要进行指导。在给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后,进行全班交流,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老师肯定每位同学的优点,再提出自己的观点,使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与老师之间是平等的,是朋友关系,这样才能有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

二、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可以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按性格、能力及基础等条件进行搭配,全班分成4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老师在分组前先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及自己所处的地位。然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请小组帮助解决,提出小组讨论后未能解决的问题。在学生互助、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参与到讨论中,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适时引导,让他们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并注意鼓励差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告诉其他同学,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篇2:美术新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学习笔录

浅谈美术新课程的教学评价改革学习笔录

志仲中心学校:刘江月

教学评价改革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标志。“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美术教学评价,一般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评价,一是对教师“教”的评价,二是对学生“学”的评价。(本文重点探讨的是后者。)现行的美术教学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评价以技能评价为惟一标准;二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三是只有教师评价,没有学生评价。四是只有作业评价,没有相关的美术活动评价。五是评价过于简单,草率,不着边际。这与新课程理念是完全相违背的。为了落实新课程理念,小学美术教学评价要进行“四大”转变。

一是变“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

一线的美术教师常用的评价方式是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用红笔打优、良、合格等等第。认真的老师可能还组织一些课堂反馈。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往往是一种没有任何激励效果的评价,一是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关注,二是不被学生所看重。面对新课程理念,我们的教学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努力让“静态评价”变成“动态评价”,既评价结果,也评价过程,更评价态度。在动态评价学生美术作业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第二条是“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简单易行的美术活动表现评价一般是由教师(评价者)在上课或听课时,客观地观察、记录学生美术学习行为,便于在课后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评价。评价的记录方式主要是笔录。学生美术活动表现评价包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精神、学生的美术操作技能、对于问题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对于各种教学情景和创作时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以及与同学交流表达自我观点的能力等。

通过一阶段的观察,教师汇总分析,再进行个别反馈。对相关学生提出学习建议和努力的方向。实验结果表明,受到建议的学生进步很大,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是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

许多教育家呼吁:“评价应多几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将会多一批好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仅要评价显性的美术知识技能掌握和运用情况,也要评价隐性的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习惯等。多元评价,是相对于一元评价:“画得像不像、技法好不好、色彩艳不艳”的惟一标准。但也并不是没有统一标准的随意性评价。它的前提是作业设计的科学。即“美术作业要求”的设计要体现两个基本原则:“美术”的原则和“教学”的原则,即兼顾“美”和“术”。“美”就是指作业具有“创造”和“审美”等属性,教师美术作业设计必须明确相应的要求。“术”是指每次美术作业总是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求,这是教学的最基本要求。而评价就是检验其掌握的程度。多元评价就是指能够围绕作业要求,避免单一的对“术”的评价,要求教师能兼顾“美”的原则,同时还能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表现。

那么如何科学设计美术作业呢?

与美术课程的总目标相联系,结合具体教材教学目标,美术作业要求可由“基本要求”、“具体化”和“可选部分”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正是美术作业多元评价的主要内容)如:我在上苏教版第七册第14课《近大远小》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用铅笔淡彩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用什么方法做什么练习。)

(2)具体化:通过对树木、街道(公路)、建筑等景物画出风景的近大远小的现象,注意具体景物的高低、疏密、大小关系,力求产生纵深感。(对基本要求的具体化、补充说明或要注意的问题。)

(3)可选部分:允许学生可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和材料进行表现,可以是铅笔风景,也可以是水粉风景,或是彩色水笔风景。(提供学生自由发挥、个性创造的空间。)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会感到非常具体,经常使用能明显增强“目标意识”,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提高学习质量。这一作业要求同时也是评价美术作业的指标,经常使用就能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习惯,从而逐渐学会学习。

其中“基本要求”是基本的技能目标和认知目标,即对于“近大远小”是否理解和掌握。对象是画一幅自选的风景,只要学生作业做到这一点就意味着已经达标,应当给予合格。“具体化”是区分合格以上作业的优劣等级的依据。这两项强调了这一课的技能目标和认知目标,具有制约性、规定性,可以采用相对定量的评价。“可选部分”是审美情感、个性化、创造性的表现,是情感目标和创造性目标的体现,可区分作业的生动性、表现力,允许学生个性发挥,也允许评价者根据自己审美标准来判定,具有相对的弹性、灵活性,一般多采用定性分析的评价。二者结合起来,就符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教育功能,认识自我,教学,课程,美术

篇3:新课程改革中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中的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内容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说话能力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是写作的有力基础。口语交际的训练就是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步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潮流的跨世纪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策略想说敢说会说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知识就是财富,口才就是资本。”说话能力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是写作的有力基础。我认为口语交际的教学训练,就是想办法让学生话不离口,出口成章,逐渐从“不想说,不敢说,不会说”过渡到“我想说,我敢说,我会说”,为写作和更好地学习语文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何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呢?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改革探索,下面谈谈本人实行的几种教学新策略。

一、拔动心弦,诱发“想说”欲望

在语言活动中,强烈的表达欲望是语言生成的精神动力。口语交际,顾名思义就是要让学生开口说话,通过自由的发言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担心学生敢不敢说,说得好不好,而是先要拔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有“想说”的欲望。只要学生产生了想说的欲望,他们的语言就像打开了闸门的溪流源源不断。

教学中,我常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拔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其“想说”的欲望。按现有的生活经济条件,小学生都有洋娃娃、机器人、汽车、飞机等各种各类的玩具,那些玩具往往使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只要老师问一问他们都有哪些玩具,他们为什么喜欢,学生就会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因此,在进行《介绍物品》这一节口语课教学时,我就请学生先介绍一下自己有哪些玩具,最心爱的玩具是什么玩具,再向大家说说这个玩具叫什么,是什么样的,怎样玩的,最有趣的是什么。一旦拔动了学生的心弦,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他们就敞开心扉,乐滋滋地富有童真地展开交流。

这样,说者畅所欲言,听者聚精会神,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学生由课外自发地说转化为课内自觉地说,养成想要表达的习惯。再延伸到课外,到不同的地方,见不同的人都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欲望和冲动。

二、营造氛围,激发“敢说”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