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

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

2024-07-31 阅读 4070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当前,创新教育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成为大家积极探讨的热门话题。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人的创造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要坚信每一个正常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造性的成绩。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只有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发展。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创新思维。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树立“师生平等合作”的思想,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创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坚信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新素质。教学中不要画“圈子”,不要牵“鼻子”,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拥有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想错、说错,鼓励多想多说,培养勇敢和自信的个性品质。教学中对那些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的学生,不能另眼看待,更要多加呵护,多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

如曾让学生练习:“庆丰乡挖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挖120米,20天完成,实际每天挖的是原来的1.25倍,实际用了多少天?”大多数学生的解法是120×20÷(120×1.25)=16(天)。当时我问学生有没有不同解法,有一位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手举起来又放下去,被我发现后,鼓励他把自己的解法大胆的说出来。这位学生列式为20÷1.25=16(天)。当时学生议论纷纷,认为这个结果是瞎猜的。我没有急于裁决,充分让他们讨论,各抒己见。最后,我请想出这种解法的学生说说理由:实际每天挖的米数是原计划的1.25倍,那么原来所需的天数就是实际所需天数的1.25倍,原来要用20天,实际所需天数就是20÷1.25=16(天)。他的回答,大家听了心服口服。这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会极大地激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热情。

三、有机落实“四基”课程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版)》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是过去所说的“双基”教学。而“基本思想”是指,在数学发展过程中,对数学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那些思想。主要表现为: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建模。基本活动经验,实际上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数学学科的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围绕特定的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学生经历了与数学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后,所留下的有关数学活动的直接感受、体验和个人感悟。落实“四基”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教学中不少概念、规律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的实践,引导自主发现。如“米和厘米”“千克和克”“长方形和正方形”“轴对称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观察物体”等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动手量一量、掂一掂、折一折、称一称等,给学生留下数学活动的直接感受、体验和感悟。

篇2: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上,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下面是本人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就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尝试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不是教出来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我们在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的营造创新氛围,在时间上保证学生有思考余地,给他们更多的独立与自由的机会,让他们驰骋想象,开启心灵;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验证和归纳。如: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第十一册中教学比的应用这一课时,在学生求出了玉米地的面积与大豆面积的比为3:2后,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3:2的概念,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进一步问学生:"你们看到这个比,能联想什么?"在学生回答出:玉米的种植面积是大豆的;大豆的种植面积是玉米的;玉米的种植面积是总面积的大豆的种植面积是总面积的……。在这过程中,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尝试,教师则始终处在"导"的位置,学生那怕是有一些误差,也是可取的,使学生真正感到师生间的平等、民主与合作。积极参与、敢于尝试,形成广阔的思维空间,提供灵活的思路选择余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前苏联数学家雅诺夫斯卡娅在回答解题意味看什么时说:"解题就是意味着把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类比法。类比推理在科学实践中有着广泛而普遍的应用,在数学中它同样是发现概念、方法、定理和公式的重要手段,甚至是发明创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创新知识。例如:在辅导学生解答后面一道题目时就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来教学:某人从一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的顶部到底下用了7.5分钟;他若以同样的速度从下往上走,则用1.5分钟可到达顶部。如果他不走,乘自动扶梯到达顶部需要多少时间?如果停电,他用多少时间可从底部走到顶部?学生初次接触这道题目时,觉得很难思考,一时感到束手无策。此时,学生有一种"心欲求而不得,""心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在教学的关键处加强指导,启发学生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提醒学生:这题类似于我们学过的哪一类题,有的学生觉得像行船问题,楼梯向上的运动像水在流动,人向下的运动好像是逆水行,……。有了这一启发,学生就跃跃欲试了,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得到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我们可以把此人从上往下的运动类比成逆水行舟,并根据从上到下用7.5分钟,求出自动技扶梯与人的速度差为电梯长度的17.5;反之类比成顺水而行,求出速度和为11.5,再用和差问题的方法求出乘自动扶梯到达顶部需要的时间为:"分钟。"某人从底部走到顶部的时间:"分钟".这种通过教学手段上的突破、创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天地的联想,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篇3: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保亭思源实验学校(中学部)朱君德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加强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人士研究的热点问题。*x同志曾强调“迎接未来科学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才能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已成为21世纪我国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如何适应这一要求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求,培养创新思维

布鲁纳说过:“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形成一种学生能独立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欲望,促使其开动脑筋,主动创新,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本人在讲“多边形的内切圆”时,要求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大小相同的三角形纸板和剪刀,在纸板上剪出一个圆形,看谁剪出的圆形面积最大,谁就是胜利者,学生兴趣大增,个个格外投入,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剪出大小各异的圆来,整个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轻松地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了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二、鼓励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质疑”是创新的钥匙,是思维的导火线,是问题解决的前提。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经说过,“遇到问题要敢于问个为什么?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形成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考,敢于怀疑一切。例如,在上面所提到的三角形纸板中剪圆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然后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剪出的圆会大小不同?怎样剪才能使圆的面积最大?如果在正方形中剪圆,情况又会如何?通过寻根问底,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

三、培养学生创新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保证,学生一旦有学习兴趣,学生就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往往起着事信功半的效果。例如在七年级数学中,学习探索规律时,让学生计算1+2+3+…+10,1+2+3+…+100,1+2+3+…+1000这时学生会马上想到在小学曾经学到的高斯的故事,类似地,依次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