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历史课教学反思:让学生感到幸福

历史课教学反思:让学生感到幸福

2024-08-01 阅读 2775

历史课教学反思:让学生感到幸福

一直以来,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历史课是最好上的课程,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讲讲故事,胡扯一番,课就上完了,很轻松。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堂成功的历史课,一堂能让学生事半功倍、感到幸福的历史课,并且还要有教学效果,往往与教师费尽心思设计教法是不无关系的。

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方法极为重视,明确提出要教师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

那怎样的历史课,才能让学生感到幸福呢?

笔者认为,首先,要处理好课堂的导入。导入,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的“定调”。导入相当于“凤头”,内容好不好听,要看上课前简简单单的导入。好的导入可以引人入胜,学生会被将要学习的内容吸引,产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整个课堂中都感觉具有挑战性,想去探究某些事物。要处理好导入,功夫应该下在平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多看书、报、影视,收集、积累各种与历史知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设计导入语时才有丰富的材料;二是要全面熟悉教材,掌握教材内容特点,这样才能用生动的导入语来达到突破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目的;三是要掌握学生特点,注意学生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导入要切合学生实际。比如我在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联系当今的国际形势,先向学生讲述发生在中东地区的矛盾冲突以及朝韩之间的争端问题,然后提问学生: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如何爆发的?结果怎样?对我们人类有何危害呢?以此导入课题,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迫切想要知道答案,接下来的课堂师生配合默契,教与学都达到了目的,这样的课堂是很令人回味的。

其次,在历史教学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与课堂气氛的关系很大。有提问而又得当,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教学效果一定较好。相反,一堂课下来,只讲不问,即使教师讲得生动丰富,也总嫌课堂气氛单调,教学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既然提问如此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提问。从提问的数量、难易程度、提出的时机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我们的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简化了很多,往往一堂课的重点部分通过一到两个高质量的提问就能解决。而这一到两个提问往往能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如在《第二次*战争》一课中,当学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侵略者为非作歹,你们的心情如何?有何想法?”问题一提出,学生争相回答。有的表示,对英法强盗的仇恨;有的认为清政府无能;有的表示长大要当兵,保家为国......课堂气氛顿时被推向高潮。课后,我悟出了这样一个真谛:提问一定要适时。假如我等到巩固小结的时候,才提出这个问题,肯定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所谓适时,就是教师在提问时,不能提前,也不能太晚。什么时候体问要根据当时教学内容、课堂气氛、学生对知识感应的程度等,做到恰到好处。

再次,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的活动留下空间,而且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时刻把握着“学生想怎样学”。不能用自己的问题牵着学生的思维走,学生根本没有自我思考活动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后把“发球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学、提问、争辩来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在此种开放、宽松的环境中思维也很活跃,思考也很深刻,提出一些教学设计外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通过近几年的历史课实践,让我体会到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时,要真正做到教师、学生的角色换位:如果我是学生我想怎样去学,我想知道哪些问题......而非按教师的预设只考虑自己怎样教、怎样问、学生能答出教师的问题就是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学中的一些偏差,还是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际相脱离,教学设计中虽然考虑了学生的因素,但在实际教学中又不知不觉地陷于“老一套”的以教师为主的做法中,这也是今后我应该非常注意改正的地方,即把新课程的理念切实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而不是只挂在口头上。

最后,应处理好板书与多媒体的关系。板书是课堂知识的重要展示,是一个人基本功的体现。因为大多数时间,我们并不是每节课都在使用多媒体。在以后的课堂中,应写板书,多媒体只是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板书。在授课中,有适量的板书,能强化知识点和难点,暗示学生做好笔记。通过书写板书,控制讲课节奏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基础和快慢,反馈学生信息。同时也体现任课教师教学特色。

以上几点,是我的一点教学实践中所得,要上好一堂历史课,还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而且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停止了告诉,学生才能真正地思考,教学中只有给学生一片空间,学生才能自己往前走,才能自我去发现,并充分体会到历史课的乐趣,这才算是一堂成功的让学生幸福的课堂。

篇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基本应用程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基本应用程序

1、导入、板书、示标。(3分钟以内)

【目的】

让学生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要求。

【步骤】

(1)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注意事项】

(1)指定目标要准确,例如,这节课要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认识什么,会运用什么知识解决那些问题等。

(2)交代目标时,语速要慢,让学生理解并能记住学习要求。

2、学生自学前的指导。(1分钟左右)

【目的】

让学生知道在多长时间内,自学什么,怎么自学,必须达到什么要求,届时怎样检测自学效果等。

【步骤】

(1)布置自学任务;

(2)指导自学的方法;

(3)明确自学的要求

【注意事项】

(1)明确自学内容。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安排一次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中学。每一次自学前都要交代清楚从哪里学到哪里。

(2)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边解决疑难。

(3)明确的提出自学要求。即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3、先学。(10分钟左右)

【目的】

(1)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自己却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品尝获得知道的愉悦,使学生成为学生的主题,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口答、笔答、板演等形式,检查叙述自学的效果,充分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归类整理,确定教的内容、方式。

【步骤】

(1)学生自学

(2)完成检测性练习

【注意事项】

(1)学生自学时,教师督察一定要认真,千万不能走过场。有的学生可能没有自学习惯,或不善于自学,或自觉性不高,但教师不能放任。对自学认真的学生要给予表扬。这样,被表扬的会更认真,其他同学也会变的认真起来,自学的质量和效率就能不断提高。

(2)学生自学时,教师应到学生中去,做过细的调查,调查的重点是中差生,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把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抓到手,并整理归类,个别问题随时个别解决,典型问题在后教中再重点讲评。

4、后教。(10分钟左右)

【目的】

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归难、补充、更正,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条理化,为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步骤】

(1)交流,中上生评判、更正。

(2)教师点拨、补充、更正、归纳。

【注意事项】

(1)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组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并适当的渗透思想教育。

5、堂完成课堂作业。(6分钟以上)

篇3:新课标下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提问

《新课标下中学历史课堂的有效提问》

主讲:王天培

一、“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重要性

1是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2是传授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加强师生之间的交往、启动学生思维、调控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

3是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

4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

二、课例《难忘九一八》课例提问汇总、分类

1类型一:温故知新,复习相关的内容.

2类型二:衔接过渡,引出下个板块的新知识

3类型三: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或方法

4类型四:落实知识点。强调重点知识点,强化学生记忆

5类型五:重、难点问题分析

6类型六:围绕教学目标,以史料、音频、图片、视频为依托,设置相关问题

课堂,历史,中学,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