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年级数学《统计》集体备课总结

一年级数学《统计》集体备课总结

2024-08-01 阅读 2669

一年级数学《统计》集体备课总结

年级:一年级

科目:数学

时间:20**年6月28日

教研组长:z

主备人:z

参加人员:一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教研主题:《统计》

教研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且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能进行简单的统计图表的转化。

(二)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且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也能进行简单的统计图表之间的转化。

(三)教学难点

主动优化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的突破

1.从生活的情境出发,注意开展实践活动,加强方法指导,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统计的过程。

2.灵活运用教学资源

教学时,教师除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统计鞋码外,还要结合具体的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组织“本班学生喜欢什么颜色”、“喜欢吃什么水果”等等统计活动。

3.运用好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五)讨论要点

z老师:在教授本单元时,搜集数据的过程特别重要,学生容易多数、多记、漏数、少记,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数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做好标记认真数。

z老师:在图条形统计图时,学生容易乱涂,甚至涂到格外,很不美观。在教授时让学生仔细认真地涂,让学生养成做作业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z老师:让学生看懂统计图表,并且让学生多说一说能发现的问题,而且还要根据图表让学生多提问题并解决。

z老师:画“正”字统计法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方法,让学生在搜集数据时充分体会这种方法的好处:在统计鞋码时,可以设计穿某一个鞋码的人数特别多,这样用画“∨”、“

篇2:初一年级数学手抄报评比活动方案

*年初一年级数学“手抄报”评比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搜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数据的能力,丰富学生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二、参赛对象:初一在校学生

三、时间安排:

设计时间:5月14日到6月14日,

评奖时间:6月15日、16日评奖,6月17日后获奖作品展示

四、活动组织

由各班数学老师发动组织,由于本手抄报有一板块必须要求绘制统计图,而数据收集、制作过程复杂,因此可组织4―8人小组进行制作,老师选出组长,组长负责分工,并记录每个成员的分工情况和完成工作情况。

五、作品要求

1、作品中必须要有的两个栏目:

第一个固定栏目是“你知道吗?”,要求绘制一幅象形统计图,可参照课本80页,课题学习“制作人口图”绘制人口统计图,数据来源可以是课本,也可以是自己收集,但必须保证数据真实,可信,不能自己杜撰,必须注明数据来源。也可调查我们身边的事情,绘制统计图,比如,制作我校初一学生家庭作业完成时间统计图,我校初一学生上网时间统计图,家庭用电情况统计图,太白路车流量统计图,自己班级同学体育锻炼情况统计图,在家干家务时间统计图等等自己身边的数据,也可以是家长所在单位有关数据统计图,济宁市的相关数据统计图,国家有关数据统计图。

第二个固定栏目是“展示我的风采”,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全等图形的知识,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

2、手抄报可以用彩笔描绘,也可以利用电脑制作。

3、作品适当位置注明班级、制作成员姓名和分工情况,以及每个人的工作完成情况。

4、规格:八开纸,上、下、前、后边距各留出1.5厘米。

六、奖励办法

每班分别评选一等奖一至二名、二等奖五名,鼓励奖若干,一等奖由学校颁发奖状和奖品。(请学校提供奖状和奖品)

附:“手抄报”设计活动过程

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分组,分工,以数学内容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学期末,进行手抄报展示活动。

第一阶段:欣赏学习阶段。通过网上浏览他人作品,让学生先建立一个直观的认知,初步渗透数学知识,收集制作手抄报的相关知识,为后面学生自己制作打下基础。在小组充分讨论,达成一致后,认真分工。

第二阶段:搜集资料阶段。可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素材,统计图的数据收集,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问卷调查、采访调查或网络、书籍、媒体、报刊杂志等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

第三阶段:制作提高阶段。小组成员制作,初稿完成后可请老师或家长指导,通过初步尝试制作过程和方法,逐步完善和提高制作水平。

第四阶段:成功交流阶段,先在本班中进行交流评选,选出优秀作品上交,学校负责提供展板和空间进行成果展示。

篇3:教师语言魅力在一年级数学课上作用

教师的语言魅力在一年级数学课上的作用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好奇心强,多动,他们有意注意集中的时间很短,不会倾听,如果我们不重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不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上课听讲的习惯,那么会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埋下很大的隐患。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一年级数学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倾听习惯,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学会倾听,很重要的一点,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刘彩虹老师在《图形的认识》这节课上,教学语言干净利索,用自己富有魅力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孩子们都能认真地倾听,“你是一本好书,老师读懂了。”亲切的话语,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注,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积极愉悦的学习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上,学生都能认真地倾听老师的每一句话,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

上好一堂课,教师的语言至关重要,谚语说的好:“它不是糖,却能粘住一切。”这里讲的就是语言的魅力。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始终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我们每一位一年级的教师都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努力提高语言艺术。每次新接一个一年级班,我都是这样做的:

1、当我接了一年级班以后,我就要求我自己也要变成一个一年级的孩子,站在一年级孩子的角度去想,我应该怎样引导学生遵守课堂常规,怎样教给孩子数学知识,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换位思考的问题。作为教师,作为成人,我们绝不能用自己认识事物的水平,方式方法去衡量一个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在咱们大人眼里,很简单的事情,在孩子们的眼里其实都是很难的。比如,开学第一周,数学课上做练习,有这样一道题,三只小兔采蘑菇,最多的下面画“√”,最少的下面画“△”,学生做题时,我进行行间巡视,发现居然有的同学不会画“△”,这时,我意识到自己高估了一年级孩子,于是我让学生和我一起书空写了几遍“△”。通过这个例子,我感到一年级的老师要将自己伟岸的身躯,有高度、有深度的思想意识浓缩,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成长。我觉得这是带好一年级孩子的第一步。

2、课堂上,教师要善用儿童语言,说话速度要慢,吐字要清晰,适合一年级学生。

大家都知道,小孩特别喜欢和小孩一起玩,为什么?因为他们有共同语言,他们之间能够彼此沟通。所以,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不能成人化,应该贴近儿童,用儿童化的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感到课堂上和老师一起学习,没有距离感,这样,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能始终跟着老师走,老师也不用再为维持课堂秩序发愁了。

例如:我在教学《6、7、8的认识》一课时,课的开始,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用缓慢的语速和学生聊天,同学们,大家上学已经三个星期了,你们觉得上学好吗?喜欢咱们东关小学吗?喜欢老师吗?老师一直想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呀,从你们9月1日走进校园的那天起,老师就非常喜欢你们,现在呢,每天能和同学们生活在一起,我感到特别的幸福。

下面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同学们快乐的学校生活。贴近学生生活的谈话,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孩子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3、教师语言要简约,要干净利落,不冗长,多用鼓励性语言。

课堂上我们的语言要力求简洁,不要加过多的修饰语。教师为学生提出的每一个要求,要做到用最少的语素,最普通的词汇,表达出最全面、最完整的意思。例如,在训练一年级学生翻书时,我是这样说的:“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第8页,身体坐直,脚放平,左手扶好数学书的左边,右手手指指好第8页。”这样给学生提要求,既强化学生看书的姿势,又教给了学生翻书、看书的方法。当学生做练习、写字时,我总是用这样的话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你写完了,请你用你的姿势和眼神告诉老师我写完了。”课堂上我没有用命令性的话语要求学生,但是学生都能跟着我一起学习。教师还要多用鼓励性评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多看孩子的优点。如,“你说得真棒,希望你继续努力。”“不错,挺好的,加油。”“如果你的声音再洪亮些,就更棒了。”

数学教师要根据低年级数学的学科特点,对自己的语言进行千锤百炼,弃失扬得,反复融铸,已形成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