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语文老师随笔让成长册记录学生语文学习全过程

语文老师随笔让成长册记录学生语文学习全过程

2024-08-01 阅读 5531

一、成长册的依据和内容

依据是:学生评价权下放后,每个学期初我们都要根据教体局要求制定学生学业评价方案,学期末的时候,我们要根据学期初制定的评价方案对学生进行逐项逐条的评价,各项评价结束后,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也就清清楚楚地显示出来了。这个我们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一项工作。

内容是:语文成长册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按顺序要求整理而已。把学生一个学期方方面面的学习情况按照评价表的顺序进行归纳整理,就是学生的语文成长册。一本成长册全方位真实地记录了学生一个学期语文学习的全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就养成了系统归纳整理的好习惯。对待作业的态度端正了,写完的作业本不乱扔了。

以三年级上期语文评价方案为例:

语文成长册的内容包括:封皮前言目录综合评价表评价表一评价表二评价表三评价表四评价表五后记

封皮自行设计

前言为什么做语文成长册?怎么做的?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克服的?

目录

综合评价表

评价表一专项测试试卷团体赛试卷小学语文家庭作业本练字本习字册

评价表二课文背诵表经典诵读测评表特色作业登记表摘抄本专项测试试卷

评价表三草稿本正式作文本日记本

评价表四口语交际

评价表五生活成长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十张

后记通过整理成长才册自己的发现,优点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努力的目标等。

附:生活成长册内容包括:封皮前言目标个人简介家长寄语学期目标精彩瞬间运动时刻我的足迹优秀作业好书推荐荣誉榜……后记

二、如何整理呢?

要想整理好语文成长册,老师应该这样做:首先得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端正态度。1.准备一个成长册,透明皮的,好看,名字清楚。2.成长册这是在记录自己一个学期以来的语文学习点点滴滴的收获。3.成长册中的各项内容是学期末语文各项测评的重要依据,丢不得。其次让家长学生都必须清楚详细地知道整理的顺序。特别是第一次整理需要老师多提醒,多指导。学生应该做的是:1.有端正的态度,认真整理成长册,准备好文件夹。2.功夫在平时,把自己的各项作业,用完的本及时放成长册里面。3.精益求精地精神完成每项作业,为期末期末测评做准备,以便完善自己的成长册。4.把目录告诉孩子,交给孩子整理的方法,每位学生都能够把自己一个学期语文学习成果系统整理好。

三、整理成长册的好处与收益。

对于老师来说语文成长册的整理促使老师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每一项作业,因为每项作业都对学生期末综合测评起作用,真正做到对学生学习负责。

对于学生来说一个学期以来,学生每天的作业都能够及时保存起来,每项作业质量如何,一目了然,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看着整理好的成长册也能够较为准确地给学生一个相对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

一册在手,一个学期语文学习情况全知道。督促了老师认真批改每项作业,方便了学生学习资料的保存,节约了地方,有利于期末给学生一个准确的评价,更为学生留住的回忆。

篇2:小学语文老师板书作用随笔让学生感受教师板书美

现在有一种倾向,好像要体现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完美性及可观赏性,通常要各种电教手段一起上,似乎没必要再在黑板上板书。我以为,黑板不仅仅是为帮助学生记忆服务的,它更应该为帮助学生思考服务。教师适时地把有关内容板书出来,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这是电教手段所不能达到的。美观的板书能让学生得到情感的陶冶、审美的享受。教师的板书要文字精练,抢眼美观。教师可以用色彩鲜明的文字、简笔画、图表等形式清晰地勾勒要表达的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不同的色彩及格式反应是不同的。美观的板书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强化课堂效果,同时也会对学生的书写产生影响。学生跟一个教师学习时间长了,他的学生写的字很像自己的老师的字。这说明了学生都有“向师性”。另外,良好的板书还可以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例如,笔者在上课时,一般把重点内容用红色粉笔圈上,用黄色粉笔圈上学生易错的地方,用蓝色的粉笔写出知识拓展及延伸的地方。这样的板书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传达着知识和美感。

篇3:中学语文老师教学随笔跟随课文学写作

任何学习都离不开模仿,正如学习书法从临摹开始,初学写作,模仿也必不可缺。与临摹字帖不同,写作的模仿不是照搬,更不是硬套。来自范本的思想、语言、技法等,总能发生神奇的化学反应,模仿的写作自然是各自不同。模仿范本哪里寻?语文课本资源多。

语文课本不但题材内容丰富,而且写作技法兼容。阅读课上老师精讲细评,写作课上自然水到渠成。这样读写结合的便利途径,如不用足用好,简直是浪费资源。

学生写景,往往视角单一,语言苍白。鲁讯的《雪》,斑斓的雪野、明艳的雪罗汉、如火焰般奋飞的朔方的雪……不但描写细腻,而且视角丰富,动态与静态、直接描绘与侧面衬托相得益彰。学完课文,布置随笔:模仿文中写雪的方法,以风霜雨雪雷电等自然气象为描写对象,写一篇小文,最好能借景抒情或寓理于物。平时作文中很少对自然环境有描绘的同学们,居然写的文笔细腻,情思丰富。

学生写人,往往角度单一,形象单薄。《我的母亲》则提供了多角度、多视角、多事件、写人的范本。课前先布置“采访自己母亲”的准备活动,问题包括:母亲生活中的兴趣与爱好;母亲工作中的快乐与忧愁;母亲孝敬父母或公婆细节。整理成采访稿。课后布置随笔练习,要求从采访稿中筛选材料,模仿《我的母亲》为自己的母亲写一篇小传。恰好临近母亲节,我让学生认真誊写,作为礼物在母亲节的当天亲手交给妈妈。事后家长反映,母亲节收到孩子的特殊礼物,喜极而泣,不只是因为这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篇传记,更是因为在真实丰富的材料中,在平实细腻的语言中,表现出了孩子对母亲的细细体察和浓浓深情。

学生写事,往往线索单一,平铺直叙。《散步》“铺垫一笔、直叙一笔、宕开一笔”的行文思路,可以帮助学生怎样把一件事写得波澜有致;《走一步,再走一步》“画龙点睛、篇末点题”的章法,可以帮助学生怎样把一件事写得有意义。

用《风雨》学侧面烘托,用《阿长与<山海经>》学抑扬,用《海燕》学象征……课本就是一座学习写作宝山,空讲理论,而不模仿写作,岂不是入宝山而空手归?

学生对抽象的写作指导大多不感兴趣,模仿课文学写作,更容易上手。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经过一个时段模仿学习,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大大消解,常常为自己文章的“大家风范”,收获满满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当然,发现课文的写作规律需要教师深入细腻的品读文章,真正从写作的角度挖掘文章的教学价值。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阅读,敏锐的眼光、丰富的积累,才能拥有一双教学慧眼。

实践中也有困惑:每次紧随课文之后随笔,不乏精彩纷呈的佳作,而到了作文课和考场上,学生作文就会有所反复,整体水平大不如平时的随笔文。是因为模仿时日尚短,不能学以致用?还是因为模仿没有内化吸收,不能活学化用?如果你有好的建议,欢迎留言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