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学年第一学期高中展示课中期总结

学年第一学期高中展示课中期总结

2024-08-01 阅读 9941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学年第一学期高中展示课中期总结

一、总体情况:

本学期高中课堂展示活动于11月20日开始,到今天已进行了两个月。共有10位教师上了展示课,他们是朱**、孙**、于**、马**、刘**、赵**、刘**、孙**、朱**、王**。学科覆盖语文、体育、化学、生物、地理、外语、物理、数学8科。

其中,12月18日,我校成功举办洛阳市智慧课堂巡礼活动。孙**、朱**、王**老师代表我校进行了展示。孙**老师的全英教学,朱**老师的双语教学,王**老师的“三三式”课堂获得了参会老师的一致好评。双语课堂体现了我校的外语特色,“双主体和谐式三三式”课堂展现了我校课改的模式。

根据报名时的授课安排,还有8人尚未进行展示。下一阶段的展示活动将按计划进行。后附名单安排。

二、课堂流程:

本次展示课基本流程是讲课――说课――评课。每周二、四下午第三节课,高中部全体教师到阶梯教室听评课。先有任课教师上一届展示课,然后说课三分钟,最后由该学科教研组长评课。

教师落实课改“三三式”课堂模式,上课编写教案、学案或问题清单。课型分为正课、副课、辅课。课堂以学生的学为主,学生分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展示的课堂师生互动、学生自学为主的生态形成,初步展现了成型的课堂模式。

三、教学效果:

给老师们留下印象深刻的是两节课。一是马**老师的语文课,一是刘俊朋老师的地理课。马**老师的课是古代诗歌散文选读,这是一堂建立在洛阳市观摩课基础上的课,因此显示出了成熟的课堂状态,获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刘老师的课让人印象深刻,体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展示和课堂评价都很精彩。刘老师巧妙地安排两组学生做评委,为其他组学生打分,建立了很好的评价机制。这样就使学生的展示得到了及时的评价,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示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为课堂改革趟路子,树标杆。展示课体现出了课改的意识。听课教师从中学习到了实用的课堂模式,将有力推进我校课程改革的深入。

四、教师说课:

说课环节,可以充分反映教师备课的质量,熟悉教材、教法、学生的程度。每位教师认真准备,说教材,说教法,说学生,说得失。说课也锻炼了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授课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及时总结了授课所得,反思了课堂不足以及需改进之处。

五、评委点评:

本次展示课聘请了10位教研组长担任评委。每堂课后由该科教研组长评课。每位评委评课准确到位,既有对授课教师的课堂优点的肯定,又能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根据展示课评分细则,评委为每位教师打分。通过对已授课教师的得分统计,可以看出分数真实反映了课堂效果,体现了评委的公平公正。评委的点评也反映了对展示课教师的关爱、欣赏和期望。评委的敬业专业赢得了听课教师的赞誉。

六、存在问题:

展示课除了展示成绩,还贵在发现问题,以利于下阶段更好推进课改进行。通过听课,听取评委和其他教师的反映,主要发现有四个问题。

一是课堂模式的统一问题。“三三式”课堂模式通过培训示范已经成型,但具体到每堂课还会有落实的不到位的情况。大胆把课堂交给学生,解决学生学与老师教的和谐统一,是我们下一阶段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还有教案已经统一,但学案的格式统一尚需改进加强。

二是双主体的体现问题。教师的主体作用不直接体现在课堂上,而要把功夫下在备课、组织教学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要深入合作探究,展示评价,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是评价问题。评价要及时,注意方式。还要注意评价的资料积累,做到课课有评价,评价有记录。

四是小组建设问题。在分组方式上,存在行政组与学科组的区别。行政组便于管理,但对于特定学科又有不合理之处,因各学科在组内层次分配不均衡,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水平有差异。因此在下一阶段课改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小组的建设,使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落到实处。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篇2:小学教研到纬一路听评价成果展示课思考

一月十四日,今天天很蓝,有风。广播上说,可能明天就看不到蓝天了,大气环流的变化,气流,载不动,许多愁。雾霾要回来了,其实,没有雾霾才有些不适应,觉得天不是天了,总想多看他一眼,怪事。

纬一路传说中班额很小,四十五人以下,对于我们每个教室都顶的打不开后教室门的学校教师来说,心向往之。记得上次去纬一,还是德育上的一个活动,那时候我还在做德育,转眼三年。今日,走进纬一,感受便是:一个花园,一个酒廊,一个闲适的,一个心可以安放的地方。校园很小,但地方不小,走到每一处,我都会想,可以在这里做什么,孩子可以在这里玩儿什么。校长很亲切,英气,热情,我猜他肯定是个理想主义者,但看到他在到纬一路的三年学校变化,我觉得他又是一个很实际的教育者,跳跃的思维,现代的教育理念,敢想敢干的教育人。

走入正题,听评价课。得幸于陈海阁校长,听说发展中心刘历红老师带两位学者专家到我们区参与评价改革工作,我是顺便来蹭听的,恰逢我们全区在做评价成果展示交流,评价改革,我负责教学评价的,一定也要走出去,学习学习。

纬一路正在努力实践课程整合,今天我们听到的是一节综合实践与科技的课,是将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地方课程整合在一起的学科。在**年我曾在重庆成都看到一些学校进行课程整合,当时也有着一些冲动,一些想法,回来之后由于某些原因尚未付诸尝试,今天特别关注他们的课程整合究竟怎么做,做的怎么样,并且,如何做评价。带着问题的听讲往往效率高,关注点多的问题往往收获多。今天,对于我而言是很好的印证。

在这节课,执教者郭老师首先进行了试卷分析与点评,让学生对于考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这是之前他们做的闭卷测试,里面涉及到了许多关于科学的知识性问题;接下来,就错题生生之间进行答疑,互相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错误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认真投出公正的一票,选出大家认为的本组最优秀的作业,先进性组内评价,再由组内同学(非优秀作业本人)进行推荐,为什么给这个作业打一颗星;然后小组互评课堂表现和课堂作业,在这里郭老师有一个相关的表格式请假标准,里面涉及优秀,良好,待合格三个层次,从认真、积极、自信、善于与人合作、思维的创造性五个纬度进行评价,最终合并得到总评;最后一项是分享交流,本学期我得收获,存在的问题,下学期的规划,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以上是关于这节课的流程,就这节课与后面进行的点评,讨论,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匆匆记录下来供自己之后再进行梳理反思:

1、关于评价的标准,课程的评价最突出的是要彰显课程特点,也就是我们的课程目标,对于此课程,我们想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如综实与科技,这里设计的的五个纬度是否是该课程的核心素养呢?是认真,积极,自信,合作,创造吗?我想,这五个更多的是从态度来进行诠释的,综实与科学更多的是不是动手做,参与活动,动脑思考,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信息的搜集与整理,有效信息的获取能力等呢?语文学科,我们的评价中更多的是工具性体现的能力获得,知识获取,语言表达,数学上还有数学表达,数学作用于生活等,而对于校本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评价内容是否产生了偏差呢?

2、关于评价的标准,小学阶段的孩子处于7-12岁之间,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于孩子的区分来说,处于具体运算思维阶段,这个时候,孩子的思维是离不开具体的事物的支持的,而再看我们老师给孩子呈现的评价表格,里面的具体评价指标内容是指导孩子进行评价的,但我们看这些指标,如认真的优良不合格的区别,认真的优秀是,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与讨论认真;良好的指标是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有参与讨论;不合格的指标是,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偶尔参与讨论。就这三者来说,不好区分,首先,从优秀到良好再到不合格本身线条就太粗,跨度太大。其次指标不清晰,认真听讲的标准是什么?作业认真完成的标准又是什么?参与讨论积极的标准又从哪里来?让孩子无所适从,只能根据想当然来互相评价,根据经验来互相评价。他们的经验是什么?便是他们平日里对这个孩子的道德评定,这个孩子在学校成绩平平,其他课程中成绩不优秀,那这个课也不好等等。评价是要有个具体的数字才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具有操作性,其实不止对于孩子,对于所有人都是。这具体的评价一定会增加评价的难度,拉长评价的时间,增加老师的工作量,但对于被评价者来说,才更公平。

3、关于同学

同学,又称同窗,是指有共同学习环境的一群学生。是同伴,或者就是指同师授业这个动作,或者是同师授业的人。审视我们的教室,我们有没有构成好的同学关系?有没有培养学生有同学意识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室里首先是重要的同伴关系,之后才是一起进行同师授业,在同师授业的过程中继而深入同伴关系,这才是同学。而我们的同伴关系如何呢?在教室里,我们鲜少有机会给孩子构筑同学关系的机会。如我们刻意安排的学困生和优生坐在一起,看似在刻意构成互助一种同伴互助的关系,实际往往能力差异方面的隔阂让他们的同学关系渐行疏远,他们会行程一个独立的空间,而自动的将对方排斥在外。除此之外,我们会刻意的把爱说话的孩子周围都排上绝对不会跟他说话的孩子,这样,我们的课堂纪律便好了,殊不知,我们在对他们的同学关系埋下了诸多不利的因素。

今天,郭老师的评价课里,有这这样一个设计,同组同学互评打分,把自己的星星送给你认可的最好的作业,并进行小组推介。这个进行推介的学生不是被推荐作品的作者,而是组内其他成员。这其实在潜意识里告诉孩子,要认可自己的同伴,并会肯定自己的同伴,在肯定同伴的同时,同学的关系就不自觉变得融洽而亲密。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部分,学习和评价结合的教学才是完整的教学。而评价仅仅出现在学习的最后是不科学的评价。有了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学生无论是自我认识与肯定还是同学之间的认可与肯定,同学之间的相互信任,都是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的。

同学是多么亲密的词语,他可以等同于朋友,哥们,甚至亲人。我们在教室里要培养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让‘同学’成为孩子成长的重要元素。

篇3:作文展示课教学反思

作文展示课教学反思

作文展示课上完了,这次作文教学改革是在20**年我真正接触到快速作文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作文课我采用的新概念快速作文课型“两课时八环节”,在两节课上圆满完成了写作准备、快速写作、修改反馈环节,效果较好。

上完这节课,有几点收获如下:

1、作文课的目标要明确

其实以前的作文课教学的目标非常模糊,经常会有临时定题的情况,评讲作文是面面俱到,结果收效甚微。新概念快速作文要求作文课上目标必须明确清晰。这节课的目标定位是:学会多角度观察和细致描绘生活。明确地告诉学生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的写作、批改、反馈等环节都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就能达到学有所获的目的。

2、备课时要了解分析学情

其实定好目标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记得教师节前,学生的写作题目是《--老师,我想对您说》,我的目标定位是要求学生学会选择典型的材料,可是当评讲时发现,学生的主要问题在于结构安排不恰当,有严重的头重脚轻现象,而且还有人称问题。分析原因就是对学情不够了解,所以在定目标时需要充分了解学情。今天的作文主题是《寻觅秋天的踪迹》,多角度观察与细致描写是学生写作弱点,这个目标是符合学生的学情的。

3、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写作前,学生进行细致观察,搜集描写秋天的段落和诗词。这是学生积累素材的过程,为快速成文做好准备。

备课时,我精心准备课件,在学生写作前的10分钟时间内,快速打开学生的思维,进入秋天的境界中,所以我特别在挑选图片上下了一番功夫,图片的内容有蓝天白云、片片红叶、灿烂菊花、五谷丰登、喜迎丰收的笑脸和秋游的脚步等等,有的图片和他们的生活较近,有的较远,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秋天的含义。另外,我还准备了精彩的解说语,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耳边听到诗一般的语言,进入一个美的境界。

4、课上要营造快速写作的氛围

为能达到快速写作的目的,除了营造写作氛围以外,还要给学生“我能行”的信心和必要的办法。在公开展示之前的课上,我明确地告诉大家30分钟写一篇好作文不是神话,他们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能做到。所以这节课学生们是带着必胜的信念来的。写前我展示了快速写作的四点要求,还在黑板上写了“快速作文小能手”几个字,要求写得最快的10名学生停笔后到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姓名、用时和字数,这样学生就有了一种写作的紧迫感。事实上,最快的一名学生21分钟完成了750字,全班在30分钟内全部完成了600字以上的写作任务。

勇于向自己挑战,就会有成就感。这次作文展示课是我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因为这是长期以来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不好解决,从来没有这样展示过,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参考,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备课的过程是艰辛的,但上完课后老师们达成了共识,我自己也有了成就感。可能很多事都这样,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即便尝试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但一样有成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