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小学同学数学预习情况调查报告

小学同学数学预习情况调查报告

2024-07-31 阅读 7363

小学同学数学预习情况的调查报告摘要:预习是一种依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它是学习的准备。现代小学数学教育对数学课是否有预习的必要,存在着一些争议。有一局部教师认为数学学习并没有预习的必要,认为同学进行课前预习有时反而会影响他们听课的积极性。同学在课堂上就不听教师讲授了。还有一局部教师认为数学学习随着年段的升高,知识难度的加大,思维水平的发展,应该和其他学科一样,进行必要的预习,从而是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针对这种争议,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取向后一种观点,并且对自身任教的四升五的同学进行了此次调查。共发放了23张调查询卷,全部回收,有效率为100%。此外,这份调查询卷的前面几个问题是借鉴了同行的研究,后面两道开放式的问题是根据我班同学的实际情况设计的。此次调查是小范围的,而且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的调查、了解工作。背景:本次有关预习的调查针对的是四升五的同学,考虑到他们即将进入小学高年段的学习,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上都会达到一个新的规范和层次,而且从我班同学的目前的思维水平和概括能力的实际情况动身,我选择研究有关预习的课题进行研究,并且这个有关预习的调查是在同学四年纪期末考试结束后进行的,同学的心理状态比较放松,这样调查出的情况更接近同学内心的真实的想法。调查与分析:㈠预习态度预习中遇到问题,你是怎样处置的?

A做个记号,等上课弄明白。

B条件允许,问交帐或其他人。

C经常打电话与同学讨论。

D无所谓,不动就算了。

态度对预习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因为同学的预习工作是在家中完成的,没有一定的监控措施。完全要看同学的态度。分析:其中选A的同学占13.04%,选B的同学占56.52%,同时选A和B的同学占13.04%,同时选B和C的同学占13.04%,同时选A、B和C的同学占4.36%。从数据来看,同学对预习的基本态度是比较认真的,没有同学选择D这个选项。其中选择B这个选项的同学人数最多,这也说明同学在预习中发生问题,都想要能尽快地将自身不动的问题解决,所以请教家长或其他年长的人,因为他们可以很快地协助同学解决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有一局部同学选择了A项,说明这局部同学预习的态度是比较好的,而且对预习也有一个比较正确、客观的理解。还有一局部同学同时选择了若干项,说明他们对预习的态度非常认真,说明他们对预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了一定的预设。不同的同学在学习能力上虽然不可防止的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学习能力并不等同于学习态度。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态度,而不是能力。能力决定了能不能做这件事,而态度则决定着能不能做好这件事。㈡预习的目的、动机你觉得学习数学有预习的必要吗?

A有(56.52%)

B没有(13.04%)

C有时有,有时没有(30.44%)

你有预习数学的习惯吗?

A有时预习(39.13%)

B基本都能自觉预习(26.09%)

C很少预习(34.78%)

分析:过半的同学从自身学习数学的经历得出学习数学还是有预习的必要。有一局部同学从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动身选择了C,认为预习是有一定必要性的,但是分不同内容的。有些数学内容是需要进行预习的,而有些内容是不需要或者说是不适合进行预习的。还有一局部同学选择了B,认为数学学习是没有必要进行预习这项工作的。这局部同学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学习能力很强的同学,他们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身的探索立即理解、掌握并能初步应用知识,所以他们认为不需要进行预习的工作;还有一种就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他们虽然认为预习很重要,但是他们缺少一定的方法知道和协助,所以不知道怎样去预习,预习什么,遇到问题怎么处置等,而且这局部同学在学习上也有比较强的依赖性,所以他们也有可能认为预习没有必要。正因为有这三种对预习的目的和动机的不同认识,所以在具体预习行动上也出现了三种相应的行为表示。很少预习的和有时预习的同学将近占班级总调查人数的80%。这也给我一个信息,要把这个课题研究好,首先在预习的目的、动机上要多做宣传,此外在预习方法、战略上要做适当的知道,否则这个课题的研究就不可能深入地进行下去。所以我在这张调查询卷上设计了两个开放式的问题,主要是针对预习的方法和战略。想要先了解一下同学对预习的方法和战略的认识程度。㈢预习方法、战略在预习中你有哪些好方法?

你觉得数学中哪些内容预习比较合适?

分析:同学在预习中总结出的好方法:⑴把预习知识多看几遍,重点看“例题”和“试一试”。看完之后自身操练,检验自身是否理解。⑵把重点内容做上记号,请教老师、家长或其他人。⑶用实验的方法演示。大多数同学选择了看、读这种方式,偏重在笼统的理解上。同学认为适合预习的内容有:⑴涉和解决问题方面的。⑵图形方面的。⑶概念形成方面的。⑷实践活动方面的。多数同学谈到了第二和第三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教材上出现的方式形象直观资料的比重比较大一些,同学在预习中理解上可以容易一些。可以看出同学预习方法和战略的选择还是比较保守的,个体上还是比较孤立的。这也给我的课题研究提出了很好的方向,在方法、战略和评价机制上要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而方法和战略的研究是课题研究的突破点。以上是我对调查情况的统计和分析,有不当指出还请专家和同行指正。**.7

篇2:数学新授课一般不必要布置学生提前预习

数学新授课一般不必要布置学生提前预习

数学新授课前,有无必要布置学生提前预习?当前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是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自主建构新知,老师的教学策略是“设疑、激趣、引导、纠正、补充、概括、提升”,因此,我认为一般不必要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请看下面的教学案例。

案例1: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们的教学程序一般是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具材料,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把平行四边形纸片剪拼成长方形的,从而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是一个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如果布置学生提前预习,教科书中对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介绍地清清楚楚,学生通过预习,也会知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但这是一个接受式的学习过程,是教科书这个老师告诉他的。预习后,课堂上再让学生探究,这是不是走过场,明明知道“结论是什么”和“得到结论的方法”,有探究的必要吗?

案例2: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课始老师常为学生设置这样的悬念:同学们,任意一个三角形,只要你告诉我两个角的度数,不用再测量,我就知道第三个角的度数;尤其是直角三角形,只要你告诉我除直角外一个角的度数,我就知道第三个角的度数;下面咱们试一试……。学生挑战老师几次后,待非常惊讶之时,老师抛出要研究的问题

篇3:小学语文教学心得指导中年级学生课前预习

中年级的学生有利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前预习不仅仅停留在新字的字形、结构上;词语的意思上,还要要求学生尝试着理解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也是不同的,词语的意思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其次,要求学生能把课文分为几段,概括每段的大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第三、能根据自己预习的课文内容,在网上或者其他途径查到相关或者类似的知识。

比如,我在指导学生预习《人类的“老师”》这一课,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自己说说,你打算如何预习《人类的“老师”》?学生的回答大体就是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课文分段等等,有一个学生的回答很令我满意,她说:“老师,我觉得我们还可以上网或者查资料,了解一下人类还有哪些发明创造与自然界的生物有关。”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很多学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我顺势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时我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我们课堂上在进行交流,也可以把你自己找到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写在书上,课堂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收获。

事实证明孩子的预习能力是很强的,课堂上经常有我出乎预料的情况发生,孩子们的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老师去发现、去引导。现在的网络、科技这么发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这样的课堂内容的理解就更深一步,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不要再像以前那样“填鸭式”的教学,老师直接在课堂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失去了自己学习、提问、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