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小学教育感悟用心呵护教育生命力

小学教育感悟用心呵护教育生命力

2024-07-31 阅读 5343

我感受到陶老对目前课堂文化建设当中也存在着问题和一些新的情况,切中时弊,一针见血。如“重视课外忽视课内”;“重视课外忽视课内”;“学校领导难以有精力研究教学”等。也会感受到陶老对一个和谐的课堂文化可能需要有“三声”、“三话”、“三交”的殷切期待。陶老讲:课堂文化应该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智慧的激发和启迪,对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了解孩子不是简单的事情,走进他们的世界,判别他们的思想,需要真诚,需要耐心、细心、有心。

卢梭讲过一句话,“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教师以包容之心,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同时,也在影响着孩子们理解尊重别人的意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潜移默化中,在平日点滴积累中。

课堂文化应该关注教室文化。陶老讲话中提到了教室文化,并强调这个问题确实需要研究。教室文化的建设应该根据班级的需求,一切围绕“这儿的人”而设置,让学生喜欢这个场所,就要符合他们所想。我认为教室就应该有家的感觉,我们知道人人喜欢家的原因是:因为那里有温暖、有亲情、有依靠、有可以放松的空间,家的感觉是真实、愉悦的。

这让我想到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雷夫老师所所讲的:你可以通过经验、耐心,以及失败中学到的教训打造一间以信任为基础的教室。孩子们知道你公平待人,可以依靠。孩子们知道身边有你,就很安全,而且能学到事情。以信任为基础、毫无恐惧的教室,是孩子们学习的绝佳场所。

作为教师有时真的要回到教育的原点,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够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作为教育人,课堂永远是我们的主阵地,课堂文化的建设最终离不开人,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让每个人都成为“真正的人”。人说:学校是一方净土,这里的人是单纯的、可爱的,我们都有朴素的特质。

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关注教室文化与评价,简言之,需要的都是真诚。真诚则需要用心;需要爱心;需要宽容;需要理解;需要信任,真诚是一种力量,相信对于我们的事业只要怀着一份真诚,把握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感动自己就能感动别人。那么距离陶老讲和谐课堂的“三声”、“三话”、“三交”的实现还会远吗?让我们一起用心的温度,呵护教育的生命力。

篇2:小学教育教学感悟教育时机把握

要上好课,设计课程、备课必不可少。一次课包含多个方面,设计多元素质的多个面,更是要精心设计,否则,40分钟的“戏”怎么教授孩子们觉得有趣又有意义的知识呢。

常常在半夜里醒来,睡不着的时候,不便看书、不便看电脑,于是就想,很多教学的灵感就在茫茫深夜中迸发。赶紧在手机的上记录关键词,在脑海中假设着各种教学情境,怕稍纵即逝。

可是,教学,仅有计划性没有灵活性,不能抓住教学中稍纵即逝的“教机”(即教育机会),灵活调整,我认为还不能成为好老师。

比如:开学第一课,由于是新接的班级,师生相对陌生,同时班级有几个转学而来的孩子,于是,我临时调整,将第一个环节改成了“自我介绍”。这不仅可以训练孩子的公众表达能力,还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并且,我与孩子们还能很快彼此熟悉,相处会更融洽。

就是这个“自我介绍”,临时开出了一个“小叉”:有个孩子自我介绍的顺序是:姓名、学号、班级、学校。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训练孩子顺序感、逻辑感的“教机”,于是,组织孩子们讨论,怎么的介绍顺序才比较合适。孩子们各抒己见,分歧很大,好不热闹。待孩子们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后,孩子们思考之后,我才开始带着孩子们剖析“顺序”。

因为这个临时开出的小“枝杈”占去了一部分时间,最后,原定的课程主题有一个没能上。

记得那是刚上班的时候,希望培养三年级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常常引导学生体会儿童诗的美感。

那是一个周三。一场早雨,一点意外,一点仓促,一个意外的收获。早晨,匆匆从家出门,给周三渲染了一丝丝的灰意。本应是英语早读,可是年轻貌美的英语老师,有事没来。为了不让孩子早读时间白白浪费,我临危受命,匆匆上阵,试试小诗朗诵吧!算是给我孩子的早读换换口味……索性来他一首《毛虫和蛾子》

孩子们面对这首小诗,那个兴奋啊,未等我稍作解释纷纷引吭高歌起来了,这阵势前所未见啊!

那好吧,索性把时间交给你们,让你们自己去感受诗歌的美丽。

孩子就是你给他多大的空间,他就给我多大的惊喜!

徐文哲一个平时玩耍的小帅哥,吸引了我!他在哪里手舞足蹈,自我陶醉!为师深感佩服!那我索性给你个舞台!来上一首吧!

只见他身体扭动,似乎真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毛虫。在诗歌最后的高潮处他又将自己化身为一只蛾子来展示自己!

计划性与随机性的结合,几乎每次课后的总结,我都有这样的感觉:尽管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可是,实际上课时,根据孩子们当时的实际反应,做了调整,效果常常超出我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