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小学语文课堂改革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课堂改革师生关系

2024-07-31 阅读 9174

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改革的师生关系

龙门镇中心学校冯学玲

一、创设激发兴趣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不是负担”,这句话饱含深刻的道理。当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时,一个再小的任务对他来说也是负担,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反之对知识有浓厚兴趣时,就会产生不断前进,渴求新知,欲求明白的强烈渴望,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感兴趣的学习中,教师的责任在于以丰富的教育经验、智慧和教育艺术来培养和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使之处于“激活”状态,从而爆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之责任不在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科内容,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课堂效果好,更主要的是学生全身心投入,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否则就变“我要学”为“要我学”,课堂效果不会太好。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每课的内容,巧设导语或问题或联系生活的课堂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转变角色定立,做学生的朋友,引路人,合作伙伴等。与学生一起走进课堂,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与学生平等说话,理性交流,和谐求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保障。

三、确立面向全体,“不抛弃,不放弃”的思想。

要面向全体学生,关爱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和提高。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动帮助,互相激励的方法使其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不断进步。

四、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利用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自主完成任务。提倡学生质疑发问,独立完成课文阅读理解,全方位训练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篇2:信息技术合理利用必将有效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必将有效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

摘要: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现行的语文教学方式面临变革。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是语文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直接关系着新的语文教学方式的构建。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享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丰硕成果。其实,信息技术如果合理地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将有效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方式;课堂改革

古代的私塾教育,基本上是学生自己读书,先生进行适当点拨。没有系统,科学性也不强,效率自然也不高。而现在的课堂教学,基本上一个老师教几十个学生,老师在讲台上进行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讲,然后,再辅以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听讲的结果。久而久之,学生变得被动,感到压抑,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于是,有人说,如今的语文教学出现了尴尬的局面。因为,它既不想回到自由散漫、毫无秩序的农业社会,也不想要工业社会所带来的固定的模式化教学。[【1】116-117]我认为也是这样。那该怎么办呢?改革!唯有改革才是语文教学的出路所在。我们要积极地进行探索,并且努力构建信息社会背景下新的教学方式,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要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将会有效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

一、信息技术对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促进作用

尽管语文教学内容和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多次的修改,但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讲,却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比如“解题、介绍作者、背景知识、分清段落、中心思想、写作特色”这一传统老套的教学方式,依然出现在当下很多老师的语文课堂当中。这与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格格不入。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以下是我在语文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方式上的有益尝试。

在教授《斑羚飞渡》一文时,进入课堂之初,我即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一些有关于动物生活的温馨、和谐的图片,激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而后展示猎豹捕捉羚羊的图片,告诉学生动物也和人类一样,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特别是生存的危机,从而引出本文斑羚飞渡的故事。学生便对文中的斑羚到底面临怎样的生存危机,又发生了何种惊心动魄的故事充满好奇心。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为了让学生能更顺利更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我一边播放动画一边让学生复述情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教授《安塞腰鼓》一文时,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从文本中体会安塞腰鼓的火烈、豪放、壮阔,不管老师分析得多么井井有条,学生读得多么津津有味,我想学生的感受终归是肤浅、抽象的。倒不如直接在课堂上播放一段安塞腰鼓舞蹈的视频,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下,再辅以老师引导下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不同角度的赏析,学生的收获才是具体而深刻的。在教授《看云识天气》一文时,我将不同种类的云的图片汇集在课件中,学习文章之前,先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判断该种云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学习文章之后,又根据文章中所介绍的知识来重新判断。学生不仅熟悉了内容,而且增长了见识。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关键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以上的课例中,我实际上是把学生带入到再现的情境之中,让他们在图片、声音、视频、动画中学习、体会,接受美的熏陶。这样的课堂充满创造,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怎能不喜欢,怎能不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二、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拓展语文课堂的时间和空间

语文学科教学往往知识容量大、跨度广,需要学生调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知识来理解教学内容。而通常由于受到知识结构、年龄、地域等条件的制约,学生对于某些教学内容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这就需要教师从横向和纵向上拓宽、拓深课堂内容,以达到更有利于教师传输、学生掌握或接受知识的目的。而信息技术恰好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这一要求,它可以打破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我在教授《故宫博物院》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详尽地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宏大壮丽和层次井然,我将介绍故宫的纪录片搬进了课堂。相当于我和学生们一起来了个“故宫一日游”,如果没有信息技术,这是远远不可能达到的。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大胆尝试利用网络进行作文。首先,这一次作文的完成方式不再是单纯地只用纸和笔,而是用键盘输入本次作文内容,利用网络发至班级QQ群的文件夹。然后,作文也不再只是我一个人评阅,凡是班级QQ群成员均可对任何一位同学的作文畅所欲言。当然,我也会将正确、合理的点评适时地发布在群里。没想到,大家在群里讨论得可激烈了,或许是平时在课堂上碍于脸面,不好意思对某位同学的某篇文章进行当面点评,现在到了QQ群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甚至把在网络上的争论延伸到平时的谈话中。这种为了学习而“面红耳赤”的场面,正是我一直所期待的。将语文课堂搬进互联网,学生在“资源共享”、互相争论的过程中,既清楚了本次作文的基本要求,又丰富了语言积累,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地提高了。网络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平台。如能有效利用,定能大大拓宽语文课堂。比如我在教授《智取生辰纲》一文的前一个月左右,先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阅读《水浒传》里面的有趣故事,观看《水浒传》的电视剧视频。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课文中的一些人物便有了初步的认识。课堂上,只需要我稍加引导、点拨,学生便能通过讨论自主归纳出人物形象。

篇3: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新思路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课堂教学是实施语文课程教学任务的主阵地,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回归语文的本真是提高语文课程教学效率重要前提。在语文试卷中,反映出来的学生能力不足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从课堂教学为切入点。解决的具体办法如下:

第一、改变“以人文性为主要任务”的课堂教学为“以语言文字综合性运用为主要任务”课堂教学,淡化语文课堂对文本的分析,强化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努力实现五个转变:一是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二是实现教学内容选择的转变,从教“语文课程的非本体”到教“语文课程本体”;三是实现教学手段的转变,从课堂上“理解语言”到“运用语言”;四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转变,从课堂上“分析课文内容”到“学会语文方法”;五是实现教学评价的转变,从“老师教过了”到“学生学会了”。实现了这五个转变,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实现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目标,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一来,学生的写字能力问题,阅读能力问题,习作能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举个例子说明:

四年级上册21课《搭石》,传统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3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根据五个转变,对教学目标加以改变: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等词语。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汉字“涨”“惰”注意书写笔顺;“猛”“稳”注意汉字结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乡亲们的心灵美,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背诵文中精彩段略并抄写下来;用句式“……不管……只要……一定……”写一段话;学习作者第4自然段中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心灵美的表达方法,并迁移运用,写出发生自己身边故事。

教学目标的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发生了变化,重点的任务是指导学生读写生字,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再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乡亲们的心灵美,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把好的段略背诵下来并抄写,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还要抓住文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彩片段进行仿写训练,做到读写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把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转变为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过程。

第二、加大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有课堂延伸到生活。首先是开展大阅读活动,组织教师少布置作业,精布置作业,给学生充足的自由阅读时间,增加课外阅读量,通过阅读积淀学生语文积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其次是加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把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