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困与惑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困与惑

2024-07-31 阅读 9299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困与惑

元门乡中心学校符大忠

近段时间学习国培,收获不少,感受颇深。

我觉得《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深入应用》这个教学教学视频更为接近我们乡镇小学教学的实际。对于乡镇小学来说,如何更好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或者说是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付诸教学是一个日趋完善、并一定要付诸实施于实际教学的一种良好的教学手段,它能更好地让教师在更短的时间里有效的解决很多实际的教学问题,既缩短教学时间,又提高教学效率。

多年来我都任教我校六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本学年度因为学校缺乏语文教师,学校领导决定有我来担任小学五年级语文的教学任务。多年来我熟悉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对小学数学课件的制作也有了一定的熟悉、了解,也知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的利与弊。总的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教学手段,而且要考虑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不能过于单一,免得过于泛滥,使得现代科学技术教学这一教学的辅助方法变味成为应付学校领导或县级教育部门领导检查的工具。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深入应用》这个教学教学视频让广大参与学习的教师可以一同分享和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深入应用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并结合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具体阐述。通过这样的对具体学科、具体案例的教学分析,建构起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深入应用信息技术的思路,进而介绍一种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方法。我任教的小学语文第三年单元正好是一组有关说明文的课程,这一段视屏的学习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有关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实际教学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为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手段建构起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深入应用信息技术的思路。有点可惜的是在学习国培之前我已经差不多将这一组的课文教学完了,无法用上辅导老师介绍的信息技术的具体方法,或者说是用上了但没有像辅导老师介绍的那样;可喜的是,通过具体的实际教学,让我自己知道应该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与方法进行教学才是最为可行、并可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对比之下,我才真正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何等重要!

如果说,让自己找一点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对小学课堂实际教学无效或是效果不佳的地方,我实在找不到。原因不多,简单的可以归纳为三点:

一、乡镇小学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缺乏是根源所在

我校自建校以来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而且是近四年才建成使用的,基本上每一个星期都要求教师上一节公开课,而且都要求用上多媒体教学手段,并积极地进行集体备课、任教教师说课、评课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但因为场地有限,许多已经备好的想要在多媒体上的课都因为其他教师已经用了而搁浅。

二、学校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辅导老师

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特别是在制作教学课件时,遇到的很多课件制作问题要咨询其他任教教师,但局限于其他任教教师功课忙的问题,使得教学课件的制作过于“粗糙”,心想的做不到,正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基于此种因素,教学课件制作简单、多余、不够精炼等诸多问题显露无遗,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三、乡镇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限

我校教师近三分之二基本上是六、七零后的中老教师,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转为代课教师的占了绝大多数,任教期间一直身处乡下小学或教学点,根本无法接触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七零后部分教师局限于对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的接触以及缺少外出进修学习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机会,总体来说信息技术水平不高。

真心希望教育能实实在在地向农村、乡镇小学倾斜,使得身处乡村的教师也一样能沐浴祖国教育优异教学资源的阳光!

篇2:通过信息技术课教学提高学生能力几点尝试

通过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提高学生能力的几点尝试

【摘要】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为中学的教育教学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教育空间,本文通过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及体会,通过中学信息技术课上提高创设情境,多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类比迁移,多作比较,灵活运用已学知识,培养学生自我发现和独立思考能力,观察对象,多用比喻,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设置任务,多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演示,多做示范,培养学生实践仿效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的做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能力;尝试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为中学的教育教学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教育空间,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现就本人多年来的实践,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通过中学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能力的:

一、创设情境,多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汇贯通的作用。我在教《文字的剪贴和复制》这一课时,放了一段录像,录像的内容是贺知章和杜甫这两位唐代著名诗人,一次在一起饮酒做诗,贺知章想把古诗《咏柳》抄写一份送给杜甫。杜甫为了表达谢意,决定把《绝句》回赠给贺知章。但是由于杜甫不胜酒量,喝醉了酒,忘记了古诗的正确顺序。他们很烦恼,你有什么好方法可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段录像虽然不很精彩,但学生兴趣很浓,随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1.图中有哪些人物?2.他们在做什么事情?3.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4.你能帮助他们吗?5.文字的剪切和复制一样吗?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学生认为抄写《咏柳》对应复制和粘贴,排列《绝句》对应剪切和粘贴,从而学生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类比迁移,多作比较,灵活运用已学知识,培养学生自我发现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通过类比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把原来比较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这样学生也就比较容易掌握新知识。例如我在讲授《计算机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时,把它与工厂生产进行类比,调度室相当于控制器,生产车间相当于运算器,仓库相当于存储器,原材料购进相当于输入设备,成品运出相当于输出设备,调度室对原材料和成品的需求进行规划,安排生产,储存,运输;相当于控制器对输入输出设备进行控制,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和数据到运算器中进行运算,再把运算结果存回存储器,需要时从存储器中取出运算结果送往输出设备。

篇3: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摘要】: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所带来的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正给传统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能否成功实施整合,已成为现代教学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化繁为简,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学容量大,大量节约板书时间,教学效率高,教学效益好;教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传统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革新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整合有效教学

作为成人,我们常常怀念童年时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生活。而现在的儿童再不会有这种怀旧之情,因为沉重的学习负担已使他们童年的欢乐化为乌有。目前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失去了儿童应有的梦想和激情,失去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失去了儿童应有的童真。他们变得现实、麻木、呆板;变得消极、沉重、少年老成,学习成了孩子们最痛苦的事情。基于此,我们选择“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学习研究”作为研究课题,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效的学习工具,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所带来的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正给传统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能否成功实施整合,已成为现代教学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

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无疑给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功能创设情景,渲染气氛,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新事物、新问题,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充分调动学生渴望新知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把原来枯燥严谨的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1.将问题情境“故事化”增强趣味性

学生都爱听故事,特别是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教师要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把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我在教学《日月潭》第二自然段时,这一段介绍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我就给孩子们播放了了日月潭名字由来的神话故事,绘声绘色的讲解,丰富多彩的图片,使学生身临其境,丰富感人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