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秋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

秋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

2024-08-01 阅读 4768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秋八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接任初二两个班的科学教学任务,两个班共有学生44人。这届初二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他们的科学素养不是十分理想,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虽然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较欠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在保护学生原有的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学期的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水和水的溶液”、“天气与气候”、“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天气与气候”。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这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本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发电、输电、用电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建立对水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第2章“天气与气候”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的观测;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的证明;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的观测;相对湿度的观测;凝结与降水的形成;怎样看天气预报;天气图上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图与天气形势;不同物质的比热;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洪水;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风的形成;目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与水汽凝结和降水;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统;简单的天气预报;比热的概念;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分析;人类活动与洪水。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重点:植物的感应性现象;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胰岛素与血糖浓度的调节;动物的内分泌腺与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与反射弧;动物行为分类、体温的控制。

难点:动物激素的反馈调节;神经系统的结构:反射活动中信号传导。

第4章“电路探秘”重点:电流的测量;电压的测量;电阻的相关因素;欧姆定律;电路连接。

难点:电压的概念:研究电阻的相关因素的方法;电路连接的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法。

学情分析:

少数同学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发言却不是很积极,课后能不会反馈课堂中不能弄清的问题,学习自觉性教弱,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作业敷衍之事时有发生,对科学缺乏爱好。

科学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要正确引导,以期让学生对科学充满热情。学生双基情况从其上课情况看,他们的基础不够扎实,很多简单操作做得不够充实,缺乏实践能力,以至于影响其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的能力较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待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认图能力和动手实验的能力较弱。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教学措施:

(一)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面向全体同学,同时促进个别同学优势的提高,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2.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做好资源共享,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做到严厉、活泼、紧张的学习氛围。

(二)提优补差的措施:

1.面向全体同学,以目标抓优生,以情感促差生,以竞争促中等学生。

2.与中差生做好沟通工作,认真开展他们的思想工作,改变他们厌学到好学轨道上来。

3.因人设题,因题选人,做到全体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肯定优生,鼓励中差生,达到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发展。

(三)其他措施:

1.定期进行知识落实的检测,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补漏工作。

2.进行章节知识的回顾,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做到系统化,便于学生的把握和巩固提高。

3.加强实验教学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篇2:利用网络在科学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

利用网络在科学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

广西桂林市琴潭实验学校唐玉英徐有诚

现代教育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不断深入各科教学之中。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逐渐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它既有直观形象的画面,又有理论性的概括,同时也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加快学习进程。利用网络在科学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够使教育教学不断走向现代化,还使受教育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参与,手脑并用,加之声像、图形、文字,他们能更完整、更全面、更详尽地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应用科学知识。

自主探究式学习是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依据教学内容、知识点,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简称《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科学课教学,学生要真正获得科学知识,教师就必须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自主的探究过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那么这个活动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计划、材料、仪器准备)、实验观察(实验仪器、学具、记录卡)、搜集整理信息(利用计算机软件、网络科普知识)、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生与生、师与生、小组与小组、小组与班集体)、验证假设(仪器、学具),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老师的身份去掉,亲自融入学生的学习中,在开放中去组织,在参与中去指导。

如教六年级《自然》第十二册有关八大行星、太阳、月亮的知识内容,学生单从课本了解、教师讲授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加之学生对天体知识了解非常渴望,这些天文景观又不能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于是借助Internet组织学生自己整理有关八大行星、太阳、月亮的知识,圆学生遨游太空之梦,走访一次八大行星及太阳、月亮。我向学生介绍相应网站的域名,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任务,再寻找一些有关天体的网站,一周内或长一点时间去各个网站领略一下宇宙的奥秘,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或两种,从网上下载有关的文字图片,在科学活动课上交流。两周后,同学们把下载的信息用图片展示出来互相学习,这给学生探索宇宙的梦想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为他们自主性探究式学习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他们的协作能力和研究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一个崭新的飞跃。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性探究式学习,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学习、共同研究一个领域、共同求解一个难题、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计算机和网络是CSCW的技术平台,具有交互性、资源共享性、平等性、情景化等优点。

1、交互性。在网络环境中,一般有两种交互方式: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实时交互是指BBS和chatroom(聊天室)两种方式:非实时交互主要是为电子邮件(E-mail)。学习者通过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的方式进行交互和反馈。

2、资源共享性。网络最大的优势是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整合,制成自己需要信息资料。

篇3: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让科学教学绽放异彩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让科学教学绽放异彩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花园小学:刘艳玲

【内容摘要】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快乐的探索性的氛围中学习科学,让科学教学真正发挥作用,绽放奇异的光彩。本文从利用自然资源、电教资源、科学实验等方面阐述,让学生在探究、操作中,激发对科学的兴趣,从根本上领略科学的本质,让学生在享受到学习科学乐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挖掘他们思维的火花,培养他们的科学创新意识。

【关键词】教育资源科学教学探究学生

科学课程是一项包罗万象,内容丰富的学科。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课也在不断地改革,但如何让学生真正地了解科学知识,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这正是我们所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让学生在观察、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热爱科学,让科学课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创新意识。

一、充分发挥环境资源优势让学生享受学习科学的乐趣。

科学离不开生活,在教学时,我们应充分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科学,了解世界。学校的周围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能为学生学习科学提供很好的帮助,比如,教学四年级科学课《植物》单元时,我们可以引领学生走出课堂,去花园,去草坪,去苗圃,甚至去农田,让学生亲自看看什么是单性花,什么是完全花,学生在观察对比中了解了植物的不同类型、观察了他们的各部分组成。这样学生不但记忆犹新,而且是用双眼亲自证实了自然界存在的现象,在观察中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也享受了学习科学的乐趣。

二、充分利用实验仪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课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合作态度、感受和欣赏能力、科学的态度和思维品质等。正确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问题,去发现问题,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过去,我们虽然也努力用启发式教学和直观演示,并力图让学生的思想活动起来,然而,学习方式的“金字塔”告诉我们,只有探索性(操作性)亲历亲为,才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只有让学生动手才是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在教学时我们应该让学生不失时机地走入实验室,充分利用实验仪器,让学生亲自操作,在操作中提高学习科学的能力,激发科学研究的兴趣。在教学四年级科学《电路》单元时,我让学生用小灯泡做实验,来观察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在自己的操作观察中,学生对自己总结的结论记忆牢固,而且实验兴趣浓厚,如此的教学效果是任何生动的讲解都替代不了的。同时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提高探究性经验和实验技能,从而学生才有可能在实验中“拓展”和“创新”。

三、充分利用电教资源,构建快乐生动的科学课堂。

多媒体教学为教育教学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优势,灵活运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促进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直观而形象。从而方便地突破重难点。在科学教学《种子的生长变化》一课时,我让学生通过看多媒体课件,学生很快就了解了种子的生长变化过程,这是任何抽象的讲解都代替不了的,也是长期实验所不能达到的,在教学中,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了种子的变化,进而提高课堂效率。运用现代视听媒体进行讲授,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寓教于乐的快乐生动的教学。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电教资源,追求有效、智慧、快乐生动的科学教学。

科学教学并不是表面知识的单纯讲解,而是让学生真正领悟科学的本质,品尝科学浓郁的味道。让学生逐渐从理解到学习,然后到探究,最后达到创新。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让学生亲临自然,让学生去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和发现,从而真正体会科学学习的乐趣。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在试验中去探索新问题。而且电教媒体也是科学学习不可或缺的助手,因此还可以充分发挥电教媒体资源的作用,给学生展示瞬间或肉眼看不到的大量信息,让学生获取大量的知识和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我们可以整合可以利用的一切科学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快乐的探索性的氛围中学习科学,让科学教学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