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有感

读《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有感

2024-07-31 阅读 3273

开学已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了,这段时间,我认真拜读了崔教授撰写的《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一文,感慨万千。回想自己上班这八年的经历,感觉崔教授的文字就像是和我们在交谈一样,仔细地思考一下,现在有多少教师的教学正处在“出家”或“离家”的状态,正如崔教授所说我们都应积极探讨,教学之“家”在何处,如何让“出家”“离家”的教学“回家”,以回应教学变革的“深化”。我也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每一位教师都要知道教学的家在何处?在读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总感觉只要把课讲好,把学生教好就可以了,其实不然,看望这篇文章之后,我知道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只有这四个问题具有逻辑上和行动上的一致性,清晰的目标意味着不知道“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具体表述,也就意味着难以把握“教什么”“怎么教”的方向。要从心里明确教学的“老家”就是国家课程标准,教师理所当然要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所以虽然我的手里早就有了课程标准,但是翻看的时间却不多,所以以后备课时还要多翻看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二、每一位教师都要清楚自己的教学现在何处?是“出家”还是“离家”?要知道教学的“出家”,就是指无目标导向的教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穿溜冰鞋”的课;所谓教学的“离家”是指偏离目标的教学,即我们常说的那种“为合作而合作”“为讨论而讨论”,或者不受目标制约的“深挖洞,广积粮”之类的课。仔细想想,我在教学的时候,这两种情况都遇见过,现在想想,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没有把课备好,备课时脱离了课程标准没有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三、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学及时回家呢?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在备课过程中首先一定要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只有确定了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其次,在目标体系的基础上仔细研究课程标准,结合课本,并研究学生的特点,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接着,就是最重要的部分了,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以及在授课过程中在有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才能实施规划好的教学过程。最后,布置基于目标检测的有效作业。现在要为学生减负,那么作业的设计一定要合理科学,不能一味地求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进扣课标,进行有效作业的布置。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仔细阅读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备出高效的课,营造出高效的课堂。让自己的教学“回家”。

篇2:读书笔记读《班主任可以这样做有滋味》有感

暑假,妹妹南京之行带回来了几本书,都跟班主任的工作有关,浙江省杭州市实验中学高级教师郑英著的《班主任,可以这样做的有滋味》就是其中一本。作为科任教师的我,一直对班级管理这一块的工作无所适从,看到这个题目,不禁好奇:“班主任还能做得有滋味?”带着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

郑英老师,1978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连续7年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在我看来中学教师的教学任务本来就很繁重,而班主任们除了教学任务外,还有繁琐的班级管理任务,郑英老师却把班主任做的有滋味,对她而言,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双丰收,先后成为《班主任》、《班主任之友》等杂志的封面人物。

这本书立足于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在熟悉的地方探索美丽的风景,收录了诸多班级管理的妙招。按照她的话来说,她就是一“教育农人”,做着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只是她多了一份细心,更多了一份用心,并注重积累。她的每一项工作都做的特别透彻,比如说:“运用名字的艺术”、“与学生对话的艺术”、“奖励学生的艺术”、“惩戒学生的艺术”、“收作业的艺术”等。这本书解决了班主任工作中出现的很多问题。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名字的艺术。没想到记着学生的名字这么重要。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叫出那些显山露水的学生,他们或成绩优秀,或行为出格,而对于“平平”的学生,总是印象不深。我教200多个学生,几年下来,能说出学生的名字的少的可怜,提问有时还会张冠李戴,特别尴尬,也会拉远与学生的距离。谢谢郑英老师的提醒,今年我准备从记住学生的名字开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郑老师的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鹦鹉学舌、邯郸学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郑老师的智慧和教育经验,借用到工作当中,希望自己能一步一步长大,把科任教师做的有滋味!

篇3:听管建刚执教《月光启蒙》及讲座有感

5月16日,在宿迁市实验小学,听取了管建刚老师执教的《月光启蒙》,课后又听了他的讲座《我的作文教学革命》。

很早就读过他的一些文章,了解到他起初在作文教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后又转向阅读教学,提出了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策略,感觉到一位特级教师总是在不段地钻研自己的课程,提出一些崭新的观点,分享自己研究成果,于是,发自内心地钦佩他。

今天,又听了他的课和讲座,尤其是他谈到自己曾经患病、养病、从商后又回归课堂、十年磨剑被评为特级教师的人生经历,更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听过很多人执教《月光启蒙》,还清晰地记得特级教师陈萍执教这一课的一些片段,她将文中的歌谣谱成曲给孩子们吟唱,她那感情充沛的范读,绘声绘色的讲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级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以为。管建刚老师践行着自己指向写作的教学理念。他打着节拍与孩子们一起说唱歌谣,让学生明白这些童谣歌谣,以及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故事,都与《月光启蒙》有关,这就是围绕中心选材。接下来,又让学生发现写故事,仅仅提到名字,没有讲故事,让学生明白这是详略得当的写法。然后,管老师将自己修改的文章发给学生,让他们与原文比较,发现将写月光的语段删掉了,进而体会描写月光不仅渲染了美好的意境,而且这美好的月色里有浓浓的母爱、柔和的母爱。

我当时很不能理解,管老师为什么没有关注文章第四段,那里有“芳香的音韵”“不长庄稼却长歌谣”等需要品味的词句。后来才明白,这样的句子是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学生能读懂的,老师自然不必教,老师要教的是学生还不能读懂的那部分。

听了管老师的讲座,我更加折服。特级教师的作文教学,仅是编写班级作文周报,就坚持了15年。这是真功夫,也是真研究。管老师谈到,学生读了不少东西为什么写不出好文章来?那是因为他们在阅读中只是指向情感和情节,只关注写什么,不指向写作,不关注怎样写,所以读了很多,写作水平没有提升。他从自己的写作经历中悟出了指导写作的真谛。他总结出学生写作中的一百多种语病,他在班级中编写作文周报,开展作文积分活动、抢分活动、稿费活动、稿费换书活动等等,让学生体验到发表的快乐、作文成功的快乐。

读了不少特级教师的文章,也听了不少特级教师的课。我认为,特级教师的共同特点是把课堂上得有情有趣,有声有色,能让学生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尝试,特级教师总能找到办法让学生保持注意力,激发好奇心,享受成功的快乐。他们把心思全部倾注在让课堂怎样吸引学生,让教学怎样变得轻松,让课程如何粘住学生上。

感叹特级教师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