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合理机动地运用网络资源更好地实现最优化教学过程

合理机动地运用网络资源更好地实现最优化教学过程

2024-07-31 阅读 1008

合理、机动地运用网络资源更好地实现最优化的教学过程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实验学校冯丽玲

【摘要】把网络资源带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运用网络资源,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和创新思维的环境的有效途径。运用网络资源时既要吸收传统教学原则、方法的精华,恰当运用;又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方法,以便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实效,更好地实现最优化的教学过程。

【关键字】网络资源;继承与创新;教学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丰富的网络资源把枯燥、单调的教学内容和平面型的教学方式转化成图、音、像、影、文字等相结合的多媒体动态形式和立体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数学教学与学习环境,在教学实施上充分显示了其灵活性、针对性、实时性和自主性的个性化教学特征。

然而,面对眼花缭乱的网络资源,如何有效地应用网络资源还是一个需要关注和深入研究的话题。网络教学资源与传统教育的运用方法有截然不同之处。但二者在引导学生发展智力与非智力,培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任务是相同的。因此,网络资源既要吸收传统的教学原则、方法的精华,审时度适地运用,又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方法,以便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实效,更好地实现最优化的教学过程。

二、发挥网络资源的辅助作用,提升教学的“效”度

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它不仅可以把大量的图片、文字、音乐整合到资源库中,而且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信息资源的海洋。教材中有些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很难感知或无法感知,教学难度较大,此时就可以借助网络资源直观地呈现事物的主体并真实模拟它的变化过程,为学生提供多重感官刺激的感知材料,可突出感知对象,发挥网络资源的辅助作用,强化感知效果,促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使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就是要我们恰当、合理、巧妙地利用音乐、实物投影、动画制作等电教手段,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萌发求知的欲望。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时,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基础,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学生作出理性思考,通过观察点与障碍物顶点的连线去确定观察的范围。因此,我借助多媒体演示情境图: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桃子熟了,落得满地都是,有只小猴闻到桃子的香味赶过来,可是果园有围墙,他在围墙的树底下能看到果园里的桃子吗?它现在只能看到哪些地方呢?请一个同学上台在画面上指一指。在这个导入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高涨,情感得到体验,气氛热烈。孩子们叽叽喳喳,纷纷献计献策,积极动手实践。真正实现了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网络资源用其特有的生动、形象等表现手法,使知识多层次、多方位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使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学会了怎样学习与怎样思考。将网络资源运用到教学中来,较好地解决了我们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优化了课堂教学。但在教学实施应用中,教育者要根据实际情况,把人的要素放第一位,紧扣教材的内容,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这样才有助于活动信息化、立体化,切忌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依靠网络技术。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时,除了展示网络上对分数产生的意义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分一分苹果,折一折纸,涂一涂颜色,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动手,触摸实物,感知形体。让多种信息资源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学生认识活动,促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有效培养了学生多元的、开放的思维能力。

篇2:小学阅读论文实现小学阅读教学最优化

小学阅读论文如何实现小学阅读教学最优化

太原始杏花岭区三桥街小学芦俊飞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实现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最优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交互式电子白板阅读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就是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与文本对话,其间教师要启发、诱导、点拨甚至讲解,使学生由不知到知,不懂到懂,不会阅读到逐渐学会阅读。“无定法”,就是要因文而异,因生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老师自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法,直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实现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最优发展呢?我在教学中,有以下的几点体会:

一、合理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激情导趣。

兴趣是一扇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日常的学习中,如果学生对某一事物有了兴趣,他就会愿意接近它,并且能够态度积极,久而不厌,心情愉悦的学习,并且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证明:合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唤起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将旧知、经验与新知识联系起来,让新知识的学习成为了可能,而且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低年级的《荷叶圆圆》一课时。老师先请孩子们观看动画课件,孩子们的眼球一下子就被抓住了,“可爱的小鱼儿、嬉戏的蜻蜓、顽皮的小水珠、让人忍俊不禁的小青蛙”,孩子们走进了课堂,走进了文本,走进了课文的世界,主动阅读,有感情的表达课文,并将自己提前做好的头饰戴在头上,绘声绘色的诵读课文,时而还加上动作来演绎,课堂的气氛愉悦而充满童真。

再如:在教学《恐龙的灭绝》一课时,首先让孩子们欣赏美国动画片恐龙,孩子们在声光电中,走进恐龙世纪公园,感受到恐龙身体的庞大,面目的可怕,相残的惨烈,进而主动探究白垩纪时期的地球霸主,怎么会在地球上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呢?

篇3:合理利用资源注重课堂实效提升学习力促进语文学习过程最优化

合理利用资源,注重课堂实效提升学习力,促进语文学习过程的最优化

摘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而现代化必须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唤起情感共鸣,突破重点难点,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大大增强教学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鉴于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和传统的教学规律,依据教学事例,巧用多媒体,有效捕捉兴奋点、化解重难点、提升训练点,突现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提升学习力,促进语文学习过程的最优化。

关键词:多媒体;有效运用;学习力

关注现代教学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这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今天再次谈起,旨在它的“有效”性,它独特的教学“影响力”。一节公开课、研讨课、汇报课,少不了它的引领。它能根据不同年龄,在适当的时机,针对一些内容,有的放矢,为课堂学习过程创设有利的条件,提升一定的学习力。恰当地、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时空的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学习兴趣,从而将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让现代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有效作用呢?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从这三方面尝试。

一、巧用多媒体,有效捕捉兴奋点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有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就可以成功地敲好“第一锤”,为整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在学习《记金华双龙洞》这篇课文开始时,教师利用一段配乐录像,展现金华双龙洞的奇特风光,用“假想旅行”的方式把学生带进细小的孔隙,宽敞的内洞。从中感知双龙洞不仅很大,而且内洞还非常奇特,特别是石钟乳和石笋。随着画面的移动,学生个个翘首注视,群情激奋,不约而同被这一景象所吸引,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这样的课,一开始就渲染了气氛,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找到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们怀着对“美”的向往,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所描写的情景。教师用录像、音乐的渲染,营造了课堂的教学情景,把学生带进了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这样就能够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巧用多媒体,有效化解重难点

语文阅读教学应在教师、学生、文本、其他教学资源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应该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学习的过程。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体裁多样,许多文章文质兼美、形象生动,其中许多知识都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说不清的。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其再现性的特点,能将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色兼备,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景中,为学生语文能力训练提供实用快捷的平台,有效化解文本的“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