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班会开到火葬场死亡教育要开展?

班会开到火葬场死亡教育要开展?

2024-07-31 阅读 1430

今年3月份,海口市某校组织高一同学观赏殡仪馆,在模拟演示中了解尸体火化过程。“死亡教育”以这种方式突然展现,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热烈讨论。数据显示,中国15岁至34岁人群死亡第一位原因是自杀,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性教育”已经日趋普和,“死亡教育”何时才干名正言顺地走近青少年?国外的“死亡教育”已经相当幼稚,在中国,可采用的教育形式是什么呢?

一次“变态”的班会?

3月31日下午,海口景山学校高一(6)班班主任张婧老师,带着全体同学来到海口市殡仪馆。同学们屏住呼吸,瞪大眼睛,气氛凝重,静听工人讲解并演示了遗体是如何火化成一堆青灰的。

这次班会被当地媒体报道出来,新华网、中新网、搜狐等国内几十家网站纷纷转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央视论坛节目很快对张婧老师进行了采访,于4月4日晚作为头条评论播出。这个班级“一夜成名”。

热烈的讨论随即展开,媒体的评优秀论文章也屈指可数。

一些反对者的言辞激烈,且看:“班会开到火葬场,会让小朋友们觉得‘死亡教育’就是面对冷冰冰的尸体。一局部小朋友过于熟悉死亡后的程序,说不定会生出人生无趣的想法。我快读高中的小朋友听到这消息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举动很‘变态’,有这种想法的老师真‘幼稚’。”“同学们看到的是冰冷的尸体,哀号的生者,是神秘的丧具和繁琐葬仪。同学获得的恐怕不只是珍惜生命的感悟,还有毛骨悚然的惊恐。”“愚昧之至。真是吃饱了撑的,学校是怎么想的。领着同学看点什么不好,看死尸!”

“不怕死”的人是很可怕的

“很多人误解了。同学看的是火化过程的演示,并没有真正的尸体。”接受采访时,张婧,这位投身教育十几年的老师忧心忡忡:“我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常听说小朋友不理解家长,自私,遇到挫折自暴自弃等。”“有的小朋友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生命,和同学发生矛盾后纠结打架,不顾后果。一些小朋友人格心理尚不健全,感情脆弱,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自杀。”

张老师所忧虑的,已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资料显示,自杀高居中国15-34岁人群死因第一位,青少年自杀呈明显低龄化趋势,近年来,许多事例让人惊心动魄。**年11月,新疆某中学初三4名少女因名次靠后怕家长责骂,喝老鼠药自杀。**年3月,青岛市一初三女孩被父亲批评玩电脑游戏,喝农药死亡。再看海南的报道:《海口一女中同学失恋竟两度寻死》《班长职务被撤换13岁男孩喝农药自杀》《向家长要钱过生日遭拒初二同学尖刀割腕》……

今年3月北京十五中学第一届心理文化周的讲座上,该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问多少同学考虑过死亡,90%的同学举起了手。他又问多少人不怕死?10%的同学举起了手。

小朋友们不怕死,还是不懂得死亡?有专家分析,一些动画片让小朋友以为怎样都死不了,凶杀武打片中血淋淋的局面也让小朋友不把死亡当回事。一名报道过甘肃同学连续服毒事件的记者说,事发地大多数小同学对“死亡”一无所知,有的小朋友认为“死亡”就是心情不好时把农药喝下去不想后果。一名六年级女生说:我想死了就是睡着了,再也醒不来了。另一小朋友认为“死亡”就是到一个很远的地方,是件"很幸福的事"。

“‘不怕死’的人是很可怕的,很多社会上犯罪的人几乎都是不怕死的。”宗春山说,在青少年时期正确认识死亡,接受死亡是很有必要的,我国“死亡教育”一直处于缺失状态。

怎样进行“死亡教育”?

台湾学者张淑美的《死亡学与死亡教育》一书,概括了死亡教育的内容:死亡的实质和意义,对死亡和濒死的态度、处置和调适。研究者普遍认为死亡教育目标是带给社会更多温暖,令我们更加正视生命。

在国外,死亡教育已相当幼稚。自1960年始,美国从幼稚园到大学都逐步开设了这门学科,医院和社会服务机构也有相关座谈会、研习会。英国小学课堂上,殡葬业人员或护士会教授人死时发生的事,并让同学模拟遇到家长车祸身亡等情形时如何应对。我国香港和台湾局部中小学校也有相关课程,如台湾基隆市还开展过“生命教育教学设计设计”竞赛。

死亡教育近年来在内地也有开展,但争议频频。20**年,西安市26中初二(1)班同学的作文《给自身写墓志铭》也曾引起大讨论。与海口这次活动一样,反对者认为让小朋友直面死亡,考虑这类负面问题太繁重。海南省心理咨询治疗中心专家周文江说:珍爱生命不是单纯去看生离死别,感受简单的痛苦。学校应教育同学从有意义的生命个体中获取奋起的感悟,得到向上的力量。观赏殡仪馆起不到想要的效果,还可能对一些同学发生负面影响。

虽遭到一些质疑,但从网友评论看,赞同者占了大多数。“死亡不可怕,愚昧才最可怕。恐惧来自于迷信,小朋友们原本是不迷信的,都是大人们在灌输。单从破除迷信来说,这个活动也非常有意义。”“我实在不希望我的小朋友漠视生命,有自杀、自虐等想法,我希望小朋友能在一个死去的人那里知道,生命是脆弱的!”“同学被维护得太稳妥了吧!扫厕所会累倒,观赏会吓倒!社会到处是争斗,他们能适应吗?”“有的家长怕负面影响,假如小朋友从没接触过负面的东西,以后能经得起吗?家长能一辈子照顾他们吗?”

张婧老师亦深有体会:“现在的同学好奇心强、叛逆心理也很强,有自身的想法。保守的‘正面教育’都是告诉同学怎么样胜利,很少引导他们面对失败,这就使得同学在遇到挫折时显得手足无措。这样的教育方式似乎缺了点什么,令同学不愿接受,无妨尝试‘反面对比教育’。”

国内已有专家提出:开展死亡教育最佳时期是青春期萌动前。可以介绍死亡知识,让青少年扮演死者、伤者、孤儿等,从情感上体验与死亡相关的情景,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让小朋友们能更加珍惜生命。

为什么不能理解我们?

张老师凭经验迈出了死亡教育第一步。“在一次朋友母亲的葬礼上,我看到遗体被送入焚化炉,亲人跪地失声痛哭,在强烈震撼中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我希望同学们也能有这样体验,感悟生命和生活的美好。我们无法永远维护小朋友,但可以教会小朋友更好地维护自身。”

“观赏前我征求过同学和局部家长的意见,同学们表示出极大兴趣。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去之前进行了心理疏导。在殡仪馆,他们不只严肃认真地观看演示,静听讲解,还询问了火化一具尸体需要多长时间、多少温度,使用什么燃料等问题。出了火化间,我对他们讲:生命如此脆弱,死后剩下的只有一把骨灰,所以要学会珍惜。在家,珍惜亲情;在学校,珍惜同学友情、师生情。学会理性对待矛盾,珍惜自身和他人。”“活动结束后,看到同学们写的内心感言和一些同学实实在在的变化,我深感欣慰。通过这次活动,我与同学的心更近了,班级更加和谐了,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以下是局部同学写的观赏感受:

王同学:来到火化间,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这里曾有过多少生离死别啊!但大家都没有害怕,反而被周围的一切感染了。我不时地告诉自身,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坚强地面对,不能想不开而寻短见,人的生命就那么一次,多么可贵。

徐同学:人活着每一秒都是伟大的,起码可以做自身想做的事,跟亲人说说心里话,人死之后一切都会化为乌有。人一生中会有许多酸、甜、苦、辣,不能因为一点点伤心、挫折就想不开,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对我们的考验呢?

薛同学:星期六快点到来吧,我要和爸爸妈妈好好聚聚。

……

在与同学的接触中,一位陈姓男生问记者:为什么媒体不理解我们?记者无言。同学们认为很正常的一件事,却遭到成年人强烈的抗拒。听听小朋友们的心声吧:

“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应该早一点开展,比方在初中甚至小学。因为初二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假如引导不好会有很多问题。我在初中时就曾对社会很憎恨,因为有许多不公平,也因此想过自杀,后来才渐渐体会到不能轻率对待生命。观赏殡仪馆后,想到假如我死了家长会哭得多么伤心,我更加认识到不能只考虑自身。”

“我们不应回避死亡,还应该把这个内容放在教材里。一些同学因为哥们义气,走上犯罪道路,完全没有考虑后果,到后悔就来不和了。”

“学校里不应该只谈好事,要开展更多的主题班会和社会实践,让我们全面地认识社会和生活。即使我们的学习成果不是很好,做人做好了也是一件很棒的事!”

**年5月26日11:30来源:新华网

篇2:小学教育随笔经典诵读推进有效措施

带领学生读经典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10年前我就利用预备十分钟的时间带领学生读《唐诗100古诗》,读《日有所诵》读《宋词一百首》……长期的诵读,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古诗、宋词、现代诗歌,学生的写作说平蹭蹭地提升。在学生日常的习作中有写现代诗的,写五言绝句的,写七年绝句的,甚至还有填词的呢。每当看到学生精彩的创作我都倍感欣慰,我觉得带领学生坚持诵读的路子走对了。

**年开始,我校的经典诵读成为一门课程,走向正规。我们以《十二岁以前的语文》作为我们诵读的内容。每天早上的20分钟时间固定为诵读时间,雷打不动,每学期结束后要对诵读内容进行家长考核、小组考核、老师考核以及校级考核,根据考核情况,给出相应的等级。去年我们班级的测评成绩还不错,今年的成绩应该更好。

在经典诵读的推进过程中我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促进学生诵读经典呢?现在我就盘点一下。

一、端正经典诵读的思想。1.让学生明白经典诵读的好处,结合我已经教过的学生身上发生的具体事例让学生端正思想,主动自觉地进行诵读。比如;我告诉她们一个学期的诵读结束后,学生会自己创作诗歌了,会填词了,成为一名小诗人了。我把学生自己填的词,创作的诗歌读给她们听。2.我还告诉她们我们听的很多流行歌曲中经典的歌词也是来源于古诗词中的。不信,可以找找看。3.经典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读了经典能够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正确处事、正直做人。当学生明白道理的时候,就会主动去诵读,主动诵读了就会事半功倍。

二、老师领读,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建立自信。教学实践中会发现,很多时候,当学生不愿意读的时候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真的累了,不想读,还有一种是有不认识的字,不会读。第二种情况居多一些。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每一篇要求诵读的篇目我都领着学生一字一字地读一遍,帮助学生学会断句、纠正字音。我的领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把一篇要诵读的内容朗读出来,学生的自信不言而喻。越读越会读,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因此,帮助学生正字音很重要,帮助学生读通句子很重要,帮助学生读顺全文很重要。

三、充分利用晨读时间,严格要求,保证诵读质量。每天早上的晨读时间诵读经典是雷打不动的。没有固定的领诵人,谁来的早,谁愿意领,就可以到讲台上带领同学们读。这样的一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学生领读的积极性。领读的同学有权利让不认真读书的同学站起来或者站到前面,也可以记名字。除此之外,纪律委员也要保证晨读的纪律。再加上老师的巡视,晨读的质量就有保证了。

四、及时地赏识,大力地表扬,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要想激发学生主动诵读经典的热情,除了端正的思想之外,还必须有老师及时地赏识、大力地表扬。在晨读巡视中,对于诵读卖力的同学给予及时肯定,对于表现一直很优秀的同学,让其在班级中成为榜样。对于领读很用心,能够经常领读的同学进行大力赞扬。赏识的力量总是无穷,大力的表扬让这些优秀的同学从班级中脱颖而出,成为班级同学争相学习的榜样。班级中这样的优秀人多了,班级的诵读水平想不高都难。

五、理解意思,巧背经典。死记硬背是一种背诵的方法,但这种方法耗时耗力还不出功。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背诵的速度,我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我会选择一篇要要求背诵的内容,会专门抽出时间领着学生背诵,让学生从中发现技巧。读一句原文,读一句解释,读完后再对整篇文章进行分析,往往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会很快背出要求背诵的内容。这样的方法多加训练,学生自然而然就自觉掌握了。掌握了方法,背诵起来就如虎添翼了。

六、寻求家长、对子、组长的帮助,提高经典诵读的质量。老师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需要家长、学习对子以及组长的共同监督才行。要求会背的篇目,家长先检查,然后是学习对子互查,接着是组长细查,最后接受学校最后的考核。对于在检查过程中优秀的家长、负责任的学习对子和组长也要不遗余力地大加表扬,提高其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经典诵读篇目责任到人,提高其责任意识。所有要求诵读的篇目都在学生主动自觉要求下分给每一位同学。每一位同学都有领诵的篇目,负责领诵的篇目必须熟练背诵。这样一来,班级集体经典背诵的时候不需要再有领诵,点到谁,谁领诵,如果不想点的话,随意叫一个人来领,后面该谁领了,就会主动站起来领。省心极了。我是省心了,学生的责任感也来了,他不仅要清楚知道自己领诵的是哪一篇,还要知道自己的上面一篇是什么,不然接不上是要挨批评的。

总之,在经典诵读推进过程中,因为以上措施的实施,使我们的诵读质量有保证。在今后的实践中,针对在诵读中出现的问题还会发现更多更好的方法,我且行且总结。

篇3:一年级老师教育随笔表扬要大声批评要小声

踏着上课的铃声来到了一二班,出乎意料的是一二班原来调皮捣蛋,跟老师顶嘴的“烦人虫”今天很乖的坐到了那里,“烦人虫”家是本地的,家里也就这么一个独生子,家人特惯他,有时老师批评教育还会遭到家人的不满,所以这学生在学校是嚣张跋扈,在课堂上也是自由放肆,可是今天咋了,进到班里竟看到他乖乖的坐在那,是不舒服?没管恁多开始上课,这孩子咋了,平时从不回答问题的他在我提问问题时竟然举手回答了,“好张同学你来回答”“恩回答的真好,请坐”谁知我这么一夸,他表现更积极了,于是我就当着全班同学大声表扬说“张同学今天表现很好,老师已经看到了他的进步,大家以后都要向他学习。”整节课上,他都笔直的坐在那里,认真听老师讲课,这让我不由得暗暗窃喜,这个“烦人虫”终于不烦人了。

忘了之前听谁的讲座,他说表扬孩子要大声让别的同学都听到,批评学生则要小声只要学生自己听到。我想一二班的这个同学之前那么烦人或许是因为老师每节课都在大声批评他或是忽视他,所以他破罐子破摔反正老师不重视我,又或许想通过上课捣乱引起老师的关注。可是老师一次的表扬让他感觉到老师还是关注他的,他自己在老师心目中还是有地位的,所以愈加好好表现,这样看来表扬和批评学生还是要讲究技巧的,或许因为你的一次表扬就拯救了一个孩子,又或许因为你的批评而毁了孩子。教育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教师也不是万能的,可能会一时不知道怎样处理问题学生,但是只要用心,都能做好。就像周慧玲老师所说的心用在哪,哪就好。

表扬要大声,批评要小声,我学会了。心往哪用,劲往哪使,讲究方法技巧,那就会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