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提升学习效果提高培养质量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提升学习效果提高培养质量

2024-07-31 阅读 5946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提升学习效果,提高培养质量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绝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达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的目的,这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根本任务”。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要从应用整合走向融合创新,需要教育的全面革新:观念变革是先导、组织创新是载体,制度革新是保障。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观念变革;教育创新;制度革新

国家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应当说,在过去的十几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还停留在整合层次,效益并未彰显。未来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就是要从应用整合走向融合创新。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无疑需要教育教学的全面革新。

一、观念变革、积极探索,迎接教育新变革

第一,当前中国教育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教育发展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过去的“上学难”转变为“上好学校难”,一方面是社会公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质量教育需求迫切,另一方面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治本的办法就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而教育发展和学校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经费充足、大家努力,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提高,而精良的师资队伍,优良的办学传统、校园文化、校风学风,以及鲜明的办学特色的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可能用钱堆砌出来。这就决定了这个主要矛盾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存在,而且当前还出现了矛盾凸显和下移的状况。社会广为诟病的办班热、辅导热、择校风、条子生、高考移民、考试舞弊等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背后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学生和家长对好教师、好学校的认可和追求,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为了缓解矛盾,我们面临着三个重要的时代任务,一是努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重在提高教育质量;二是合理配置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三是逐步提高中国教育的国际地位,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各级各类学校、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机构应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化综合改革,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随着知识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类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知识传递的方式已经由过去的单向传递转向了多向互动,这使得各级各类学校的知识权威受到严峻的挑战,学校教育的实际效能受到社会的质疑。由此也带来了师生关系的转变,老师与学生之间由信息传递者与接受者的关系,逐渐转变为师生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伙伴关系,这对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MOCC、翻转课堂、微课程等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技术对教育领域带来了强烈冲击。一是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我们如何坚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遵循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成才规律;如何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个性特长的发挥。二是冲击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该如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讨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一系列新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培养,这也涉及到学生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改革;三是冲击了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室布局,如中小学尝试的分组式、走班式学习,大学推进的学分制、弹性学习制度等,这必然涉及学校内部的综合改革。

篇2: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学有效融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学的有效融合

摘要:在幼儿园教学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非常重要,本文针对性的介绍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的兴趣;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想听想说的情景;介绍了一些心得体会,通过形象生动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幼儿的热情、培养幼儿的兴趣,为幼儿创设一个是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情景。

关键词:信息技术;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信息技术作为幼儿园的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现代化信息技术(投影、电视、录像、计算机等)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幼儿的兴趣,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的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使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所以,在帮助幼儿获得知识和形成健康行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展现给幼儿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充满童趣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和保持幼儿的兴趣,从而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幼儿的有意注意,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有如身临其境。近几年来,我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收益不浅。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所以学习活动在很大的程度上受着兴趣、情感的支配。而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能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保持愉快的情绪,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引发他们主动学习和求知的愿望。比如:谈话活动,它是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活动。在进行谈话活动时,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刚开始时,有趣的中心话题能使幼儿产生交流的愿望,他们畅所欲言;然而到活动中期,他们的兴趣就会有所下降,注意力往往不集中,谈话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如何使幼儿保持这种谈话兴趣呢?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做到这一点。精心选择一些突出谈话内容有特点的图片、录音,这些生动形象的视听效果深深地吸引着幼儿,有效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使谈话活动始终紧紧地抓住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的兴趣得以延续,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目的。

二、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

讲述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发展,它要求幼儿积极参与命题性质的讲述实践,帮助幼儿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表述的语言经验。我们知道,成人讲述一件事或一个物体,可以凭借当时的实物、情景,也可以凭借脑海中存留的记忆进行,然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表象积累并不充足,因此,在讲述活动中需要有一定的凭借物。我们传统的凭借物就是实物、教学挂图或幻灯片,富有动态的凭借物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构思和对某一内容的完整认识。而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拥有灵活的信息处理能力,既可以展现给幼儿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画面,又可以模拟各种现实情景,以利于幼儿创造性才能的发挥。如大班讲述活动《洗澡》,要求幼儿能够运用一系列的动词表达洗澡的动作。如母鸡用沙洗澡:“母鸡咯咯咯地叫着,拍了拍翅膀,然后躺在沙子里滚来滚去。高高兴兴地洗了个澡。”大象洗澡:“大象用长长的鼻子吸了很多水,再把鼻子甩到上面像喷泉一样喷在身上洗澡。”小朋友洗澡:“我洗澡……”如果单展示图片,幼儿很难把洗澡的一系列动作讲得完整、形象。而使用多媒体就不同了,由于它能将动画和声音结合在一起,幼儿不但看得投入,而且表达得也十分生动、具体。又如大班科学活动《动物怎样生宝宝》,幼儿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清楚的了解了蜻蜓、乌龟、青蛙、母鸡生宝宝的过程,如果单纯的语言描述或图片,幼儿就很难理解。就蜻蜓点水生宝宝,即使实景幼儿也很难观察到象课件中表现出的清楚。

篇3:信息技术与学生活动融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生活动的融合

原种场学校胡丰君

信息技术也走进了千家万户,更走进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他把学生从课堂引向社区,从学校走向大自然。加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例如四年级三班中队开展了“富饶的家乡”班队活动,在课外实践阶段,同学们通过调查、采访、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参与体验活动,充分利用自己手中摄像机、照相机、网络等信息技术设备收集资料,了解了家乡的以玉米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情况,展示了家乡特产玉米、人身等图片,拍摄了玉米之乡的动人画面,制作了采访农民的精彩录像带……同学们个个劲头十足、兴趣盎然,分组交流时,学生激情飞扬,通过图片、实物、播放录像形式展示家乡的美丽和富饶,畅谈热爱家乡的豪情,抒发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二年级一班的主题队会“春天来了”,辅导员将学生带到春天的田野,引导学生用画笔,用照相机,用录音机描绘春天,记录春天……四年级五班的“节约水电”主题队会上,学生的身影活跃在企业、社区、街头,深入调查研究各个单位各种人群用水用电情况,广泛宣传节约水电知识……五年级二班的“文明社区与我”中队活动中,活动一开始就展现出了同学们自己拍摄的公共设施被损坏、乱晾衣服、乱扔垃圾等画面,把队员引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之中,队员们结合实际发表见解,设计环保广告语将活动推向高潮……在类似这样的班队活动中,由于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使得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信息更全面、更生动,内容更丰富、更贴近同学们的生活实际,同学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地锻炼和发挥,思想教育在这样的活动课上得到了潜移默化地渗透。教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系统地认识到“德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学校社区,校内校外都是课堂,家庭邻里,老师同学人人都是教育者。班队活动的内容遵循人的思想道德形成与发展现律,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实际,极大地调动了班主任组织班队活动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

利用多媒体播放画面,让学生根据画面展开讨论,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少先队员们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置身于德育的特定环境之中,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形成“广泛参与、紧密协作、共同提高、和谐发展”

在网络环境下,学校知道孩子在家中的情况,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更能通过网络,了解孩子班级的情况。网络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搭建起了一个广阔的平台,真正成了教师与家长和学生的连心桥,把社会教育、班级教育和家长教育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